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提出直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地方自主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这将进一步释放国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红利,更大力度提升家电消费的意愿和潜力。
家电以旧换新具有促发展、优生态、利民生的多重意义。通过以旧换新,不仅可以使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得以循环利用,让能耗低、更环保的绿色家电等产品得到推广应用,而且通过合理的折旧,能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经济实惠,拥有更智能、更便捷、更绿色的生活。近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为规范有序推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提供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文件,对以旧换新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可以说,国家层面的积极行动正推动各地有序开展以旧换新工作。
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专业性强,种类繁多,涉及多个主体,重在提高全社会对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当前,地方政府、生产销售企业、网络交易平台等多方主体联合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为家电以旧换新搭建实现空间;一些地方积极尝试“科技+服务”,让消费者体验一站式以旧换新便利服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八成。
不过也要认识到,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回收方面,有一些堵点不容忽视。一是回收价格低,意愿不强。由于缺乏统一合理的估值定价标准,众多废旧家电回收价格过低,加之拆解、搬运等工作繁琐复杂,影响消费者与相关企业的回收意愿。二是换新不易,渠道有待畅通。如部分消费者在处理废旧家电时,难以找到适宜的回收点,或受到回收时间、方式等方面限制。对企业来说,不少废旧家电回收车辆因为装载量大、存有安全隐患等因素面临通行时间、区域等诸多限制,影响回收效率。三是部分废旧家电拆解后循环利用效率不高,并存在后期处理不规范造成环境污染等衍生问题。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二手家电流通规范,部分仍具有价值的废旧家电在二手交易中并不顺畅,存在供需难对接、来源难追溯、质量难保障等流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