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不单是学校的事

2024-07-24 10: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暑假期间,全国多地推出了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的举措,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然而,还有很多学校大门紧闭,相对集中的体育设施“沉睡”在校园里,让四处寻找健身场所的居民感到惋惜。

  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包括公办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体育场地面积占全国的四成多。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不仅有利于缓解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还是学校服务社会、与社会加强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事实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鼓励学校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此后,多地出台政策支持,部分地区进行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试点。

  然而,很多学校在开放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关上了大门。究其原因,学校主要面临安全、资金和管理三大难题。安全是第一位的,正常上课期间学校已经承担了很重的安全责任,周末或假期开放学校,会带来新的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让学校压力倍增。此外,体育设施和健身秩序的维护需要资金,而学校每年的经费有限,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获得资金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不单是学校的事情,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发力。政府需加强统筹和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创造条件。一些地方实行“共享操场”模式,将教学办公区与操场隔离开,操场对学校和社会分别开两个门,上课时学生用、不上课时群众用,取得很好的实效。还有些学校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引入专业运营国企,将学校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安全责任分解为属地方、运营方和保险方,不仅能减轻学校的安全焦虑,还解决了资金和管理的问题。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体育场地总体不足是“硬伤”,仅仅靠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还远远不够。除了新增健身场所外,还要“见缝插针”地利用城市空置场所,比如可改造的屋顶、沿河沿湖步道、商场门前广场、街角公园等存量资源,满足人们的运动健身需求。

  (新华社评论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暑期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不单是学校的事

2024年07月24日 10: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刘金辉 刘怀丕

  暑假期间,全国多地推出了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的举措,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然而,还有很多学校大门紧闭,相对集中的体育设施“沉睡”在校园里,让四处寻找健身场所的居民感到惋惜。

  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包括公办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体育场地面积占全国的四成多。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不仅有利于缓解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还是学校服务社会、与社会加强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事实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鼓励学校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此后,多地出台政策支持,部分地区进行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试点。

  然而,很多学校在开放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关上了大门。究其原因,学校主要面临安全、资金和管理三大难题。安全是第一位的,正常上课期间学校已经承担了很重的安全责任,周末或假期开放学校,会带来新的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让学校压力倍增。此外,体育设施和健身秩序的维护需要资金,而学校每年的经费有限,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获得资金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不单是学校的事情,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发力。政府需加强统筹和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创造条件。一些地方实行“共享操场”模式,将教学办公区与操场隔离开,操场对学校和社会分别开两个门,上课时学生用、不上课时群众用,取得很好的实效。还有些学校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引入专业运营国企,将学校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安全责任分解为属地方、运营方和保险方,不仅能减轻学校的安全焦虑,还解决了资金和管理的问题。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体育场地总体不足是“硬伤”,仅仅靠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还远远不够。除了新增健身场所外,还要“见缝插针”地利用城市空置场所,比如可改造的屋顶、沿河沿湖步道、商场门前广场、街角公园等存量资源,满足人们的运动健身需求。

  (新华社评论员)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