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郡县治,天下安。今天,新消费正处于“县”在进行时。接下来,要进一步打通县域消费的梗阻,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从而更好地满足县乡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如果留意,可以发现关于“县城”的话题经常登上热搜。春节时,“我的县城发小吃肯德基都不看星期几”引发热议;五一时,“游客挤爆小县城”;前不久,“走不出,看不破”的县城文学令人争相效仿。县域消费势头正旺,县城成了很多人的“梦中情乡”。
客观数据也在印证县城的变化。去年全国新开895家电影院,约1/3开在县域范围;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197元,实际增长7.4%,高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4个百分点,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稳步提升,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如今的县城早已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商业综合体林立,“村咖”遍地开花,新式茶饮店排起长队……县域消费与大城市生活愈发“无缝对接”。这背后,一方面是县域消费者消费实力增强、消费理念逐步升级。其实,相比于一线城市,县城生活节奏慢,生活成本较低,不少居民花钱消费的意愿和能力都较强。同时,不少连锁品牌纷纷开拓下沉市场,也拉近了“大城小县”的消费差距。另一方面,得益于政策支持。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相继出台,使得县域内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快递物流更为便捷、商品供应链体系越发强韧,这些也激活了县域消费的“一池春水”。
县域消费旺,则地方经济兴。在经济大循环体系里,县城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农民进城就业安家、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天然载体。我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38000多个乡级行政区,居住人口众多,这无疑是一片消费蓝海。推动县域消费提质扩容,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并非每个县城都能与大城市“无缝对接”,也有不少县城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不足等原因,消费并不景气。县域消费升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欠账较多,现代化设施布局尚不完善;又如,县域内许多令人熟悉的消费场景,更多是对大中城市的复制、模仿,甚至一些连锁店在县城的服务标准低于在大城市的标准;再如,一些县城消费市场“山寨”品牌盲目跟风,影响了品牌市场形象和消费体验。
县城够小,小到人与人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县城也够大,这里有一个社会体系必备的所有要素。要想继续烧旺县域消费这把“火”,就要因地制宜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难发现,拥有大规模消费市场的县域,往往也拥有较好的产业根基,比如,福建安溪有铁观音、山东曹县有汉服。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商业生态,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县域蓬勃生长。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今天,新消费正处于“县”在进行时。接下来,要进一步打通县域消费的梗阻,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从而更好地满足县乡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县域消费旺的多重启示
五一出行新风向?“县域旅游”魅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