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以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产业更替时序、数实融合、体制机制、地区差异、国内外布局等发展逻辑,突破新质要素流通的梗阻、统一大市场的壁垒、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数实融合的障碍等现实困境,从技术策源、产业培育、资金支持、体制保障等维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要素;数字经济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53(2024)06-0042-08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演进,许多国家围绕科技创新向生产力转化进行国家战略力量博弈。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构筑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1]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把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2]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4]发展就是硬道理,新质生产力就是硬实力。当前,人工智能、算力算法、量子计算,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迭代,对社会生产带来了深刻而快速的变化。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表和里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客观需要
根据历史经验,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发展范畴。在新发展阶段,立足实际,破解经济发展的卡点、堵点,以新质生产力为第一驱动力,锻造融合性、颠覆性、前沿性的技术,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新要素、发展新质态、培育新形态,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5]
第一,从历史经验看,生产力是构建产业体系的最根本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开创了机器新时代,深刻改变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基本面,形成了机器工业。[6]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更是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工业现代化、电气化,建立了现代化工业。从上世纪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太空技术、生命科学等新兴技术为代表,催生了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一大批新兴产业。[7]新的生产力是构建现代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从我国发展阶段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引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但更多是承接发达国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依靠引进技术和模仿创新培育我们的产业,建设我们的产业体系。[8]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从“模仿创新”1.0模式走向“自主创新”2.0模式。甚至是“牵引性创新”“颠覆式创新”的3.0模式,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从发展环境看,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组织变革。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组织肌理。从技术层面看,近年来,我国创新基础、企业实力持续壮大,逐步具备了引领全球前沿创新的能力,但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太空技术等融合性、颠覆性、前沿性的技术,需要与产业融合,并促进产业形成“新形态”。从要素层面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简单地通过土地、人力的规模性投入实现,而是更多依靠技术和知识,特别是数据要素、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复杂要素。创新型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最关键的要素。这就需要更多的企业、更高质量的产业,构建创新人才梯队。从应用场景看,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实现新兴产业不断迭代、裂变和衍生,培育未来产业,同时要依靠传统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和革命性改造,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各种组成要素。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逻辑
新质生产力不是一般技术、仅涉及某一方面,而是一个关乎全局、涉及产业体系整体的质态变化,是经济社会全面变革的质态蝶变。要对新质生产力有科学的认识,加强认识的统一、行动协同,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要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
1.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时序
纵观全球科技史和产业发展史,科技变革持续深入,既有机械、电气、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也有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利用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迭代。此外,新兴产业在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还有机会衍生出更多的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不以区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标准,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视角去看待,只要符合创新、质态优、能体现先进生产力,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对旧的全面否定,也不是一蹴而就、全面替代,而是注重新与旧、未来和传统的协同。从 “互联网+”,到 “产业数字化”“数实融合”“人工智能+”,无不是新旧产业协同的重要体现。处理好产业新老问题,要坚持新旧协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在产业间形成生态互动,在一个产业内又能形成链式协同。当前,发展新兴产业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大量的传统产业进行生产力改造的应用场景。发挥大企业、平台企业以及链主企业的优势,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同向发力和新质生产力的同频共振。
2.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创新机理
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新”,其中关键的“新”就在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应用所催生出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超算智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并渗透到各领域和全过程,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数据要素作为关键要素,正促使实体经济从传统的工业电气技术向数字技术、智能技术转变,激发了实体经济的变革动力和发展活力。[9]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还要在实体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处理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驱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实体经济的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拓展发展新空间、迭代出新业态和新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体制机制
坚持先立后破,不管是“立”还是“破”,都需要按照规律办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做好文章,要以有力的“立”去推动有序的“破”,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通过政策引导淘汰传统的工艺、老旧的设备,逐步退出落后产能,加强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工艺和设备,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在“立”上下功夫,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同时,坚决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约束科技创新的陈规旧制。通过改革实现对旧制度和旧机制的“破”,用“钉钉子”的精神,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新质生产要素的畅通流动。
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地区差异
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差异和不平衡相对明显的发展特征,要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处理好发展平衡问题,要坚持因地制宜。谨防一哄而上,尽可能避免在一个局部、子领域开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创新。“千城一业”,哄抢资源和人才,陷入内卷式发展,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引发新的产能过剩,导致错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地方的异质性,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创造性进行资源组合配置,在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链条上做特色、做优势,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和区域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各地发挥资源禀赋,促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消除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地区上,注意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立足地方优势、产业特色,利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引导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在转移中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支持西部产业加强与东部新质生产力的协作,在创新链上进行协同,加速产业体系的迭代。
5.新质生产力的国内外布局
当前,全球主要大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力量博弈的主要战场,个别国家对我构筑“小院高墙”,实施科技围堵,我们需要坚持独立自主,加快追赶,不断提升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的作用,增强创新与市场的联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加强政企协同、企校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能力。同时,处理好内和外的关系,要坚持内外循环。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创新配置和创新网络延伸到全球体系,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和技术的交往,深化人文交流,积极吸取全球的智慧。既要加强“筑巢引凤”的力度,又要实现“引凤筑巢”的高度,注重吸引战略科学家、领军型人才,搭建科技平台、产业平台和创新平台,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强标准的对接、规则的衔接,建设全球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出海、数字出海,在科技创新上坚持“引进来”“走出去”。
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
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克服诸多的现实约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既会面临科技攻关中的技术难题,又会遇到各类体制机制的梗阻。[10]
1.新质生产要素流通的梗阻
新质生产力要发挥作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关键还在于新质生产要素在经济和产业中的自由流动。只有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自由流动,才能促进经济的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当前新质生产要素流动的梗阻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才流动,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流动的约束。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我国大部分的科技人才、科技设施基本都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大院大所的科研人才受体制机制、职称评定等多方面的制约,在与企业联合研究、开展合作等过程中存在很多瓶颈和卡点,企业难以有效利用和整合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资源。此外,部分大院大所的科研人才拥有的科技成果,受到科技成果转化难等因素影响,难以真正成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智力资源。
二是数据要素流动的约束。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成为最为关键的要素。没有数据,再先进的算法、再强大的算力,也无法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当前,数据流通仍然是制约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约束。数据流的中断会大大制约基于数据的业务链、创新链的发展,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构成冲击。具体来看,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接口不开放、数据流动和交易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无法实现跨平台、跨部门、跨行业数据的有效流通和共享,最终产生一个个独立的 “数据岛屿”。此外,各国基于数据安全、产业安全等考量,采用各种模式限制数据跨境流动,导致出现数据的“国别岛屿”。
2.统一大市场的壁垒
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制约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受“分灶吃饭”税收体制的影响,部分地方政府有形的、隐形的、无形的市场壁垒仍然存在。如地方政府要求企业在当地新设企业、阻碍企业外地搬迁、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动、设置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等行政性垄断还相对突出。地方保护主义客观存在,在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企业创新仍面临获取要素、市场推广等成本高企的困境。这都不利于形成大的产业,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
二是数字经济领域平台垄断、部门垄断等现象仍然存在。商业利益驱使之下,平台企业往往画地为牢,设置垄断性、歧视性条款或更为隐蔽的规则。平台与平台、平台与商家等之间,不正当竞争现象依然存在。
3.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
一是墨守成规的旧制度成为新兴产业的“拦路虎”。新质生产力,顾名思义就是要生产新的产品、发展新的技术、衍生出新的行业,这些都需要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政策适配。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聚焦在传统产业和现行技术领域,对于新生事物,要么缺乏相关政策,要么则是使用旧制度、旧法规对新事物实行规范和监管,不利于新兴产业的成长。
二是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新规章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在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新业态发展上还存在另一种误区,即产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制定地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但在行业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实际出台的政策有的呈现出收缩甚至是强监管倾向。在这种政策语境下,企业无所适从,也无法充分理解政府的政策导向。
4.数实融合的障碍
一是数实融合过程中主导权竞争导致的安全感缺失。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共识,但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实融合过程中,到底由谁来主导,成为数字平台企业和实体企业需要共同回答的问题。大多数实体企业都担心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数字服务商,担心企业核心技术、敏感数据被平台企业所掌握,甚至是被竞争对手所利用。在这种“焦虑”情绪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往往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二是数字化转型和数实融合本身就是“试错性”探索。目前少有能懂行业的“产业数字大脑”,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千行千面”,通用型产业数字化方案整体实施效果大多较差。同时,数字化转型本身就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数字转型是企业的一次业务重构、机制的重塑、流程的再造,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经营问题,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此外,我国不少行业、不少企业还未走完工业化、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个别领域还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不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条件,在自动化、信息化领域需要补“功课”。
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路径
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等领域加强统筹,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1.技术策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是对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资料发挥第一作用的要素。[11]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新型生产力。[12]一是提升0-1的科学探索精准率。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前沿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倡导科技思想创新,重视策源技术的发展,以及锻造先进的生产技术。把科技创新落到基础新型材料、高端关键零部件、具有底层技术的操作系统等领域,促进科技创新渗透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血脉当中。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发挥大院大所的作用,增强理论思想的前沿引领,加强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的源头创新突破,形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力转换和互促。二是缩短1-N创新的路径和周期。在关键领域搭建一批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发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企业家,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创新。三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平台企业、链主企业等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大研究、搞大创新,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奋勇争先的发展新格局。
2.产业培育:建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产业形成体系。
一是加强产业创新的统筹。聚焦产业创新,加大政府应用场景投入,促进社会资本强化技术创新,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协同有力的现代化创新体系。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由分工深化逐步走向相互融合,促进区域间、城市群间的产业链联动和协调创新。二是完善产业创新生态。聚集多元主体的创新活动,降低创新的交易成本,大幅提高科技基础设施效率,推动不同技术创新、扩散和协同应用,增强技术、知识、信息和人才的外溢和共享。加快建设一批科学大装置和科研公共平台,发挥算力中心、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的重大支撑作用。三是以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生物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实现先进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着力培育量子计算、生命科学、深海深空、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提升产业创新孵化能力,促进未来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四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的统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瞄准关键零部件、核心软件、工业母机、核心操作系统、底层技术、根技术等供应链基础部件研发和投入,积极布局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五是数实融合。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牵引作用,加快推动“数实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培育数字原生企业。发挥好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作为创新枢纽的作用,助推数字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交叉融合,深度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生产方式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
3.资金支持:建立以创新资本为导向的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科技创新进入大投入、大资本的发展阶段,金融资本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一是加强金融创新的统筹。促进资本要素和科创要素有效对接,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建设与其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持续推进资本市场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深度互动,以服务科技创新为导向,构建覆盖创新全过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加强财政资金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加强财政和社会资本的协同,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4.体制保障:建立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政策创新的统筹,着力调整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体制机制。一是深化科技创新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增强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适配性。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加强服务型政府的能力建设,整合政策资源,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营商环境。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聚焦在体制机制上,集中破解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梗阻,防范在新体制、新立法、新法规等领域形成新卡点。[13]二是在创新要素配置方式上下功夫。做好数据、资本、高层次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大文章,从各个维度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保障民营企业权益,促进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创新创造的价值实现。加强国际科技和人文交流,坚持开放搞创新,注重创新规则对接、技术标准对接。优化体制机制,营造更能激发创新的社会基础和人文环境。
[ 参 考 文 献 ]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EB/OL].新华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032.htm,2023-09-08.
[2]引领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EB/OL].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2/content_6920222.htm,2023-12-14.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EB/OL].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29446.htm,2024-02-01.
[4]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3-03/05/c_1129415505.htm,2024-03-05.
[5]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等.政治经济学(第六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5-183.
[6]卫兴华,聂大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J].经济纵横,2017(1).
[7]蒋永穆,薛蔚然.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框架与路径设计: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4(4).
[8]李政,崔慧永.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
[9]姚树洁,王洁菲.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现路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7(2).
[10]翟绪权,夏鑫雨.数字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制构成与实践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44(1).
[11]周小亮,王子成.政治经济学视域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内涵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4(1).
[12]程恩富,陈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23(12).
[13]任保平,王子月.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