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做好防汛工作

2024-06-28 07:43 来源:光明日报

  当前,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主雨带北抬,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6月24日12时将针对浙江、安徽、江西3省的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19时将针对湖南省的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6月26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预拨4.9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9省(区)做好洪涝及地质灾害救灾工作,重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支持做好搜救转移安置救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

  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商分析显示,此轮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强降雨区与前期多雨区高度重叠,后期还有集中降雨过程,汛情发展快,变化迅速,致灾风险高。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商也表明,7月1日黄河将正式进入主汛期。我国最主要的两大流域管理机构接连会商调控防汛抗旱,表明此轮大范围强降水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辐射我国诸多人口密集的省份,强降雨带来的洪涝灾害等将会严重危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防汛工作将成为长江黄河流域诸多省份的重中之重,做好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防汛工作,要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此轮强降雨持续过程长,不少江河水位上涨迅速,此时此刻应及时发挥各水利工程调蓄作用,以应急响应的预警预报为令,及时调蓄库容做好充足准备。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三峡水库自6月25日起增加出库流量抓紧腾库应对后续洪水,浙江、江西等省业已调度包括新安江水电站在内的多座大型水库开闸泄洪。数据显示,6月9日至6月20日,江西省通过调度水库防洪减灾,拦蓄洪量20.9亿立方米,减淹城镇44个,减淹耕地面积75.88万亩,避免转移人员3.5万余人。除此之外,各级各类部门要继续完善周全应急预案,做好各方面应对工作,把准备工作扎实做细,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方案,不打被动的防汛减灾之战。

  强降雨持续过程长,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必然会受到影响。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不仅需要将重心放在防汛减灾上,也需要确保城市正常运转,包括畅通公共交通、保障饮用水粮油米面蔬菜肉类各种物资供应、保障电力供应、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内涝等。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让数字技术成为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助手。今年以来,湖南省充分运用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精细化滚动洪水预报。当地还通过在山区布设传感器网络,预测山洪灾害风险,一旦检测达到阈值,即可通过短信、App推送、广播等多种方式,将预警信息迅速传达受威胁人群。

  防汛工作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强降雨带来的影响和部分地区受灾情况,我们要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只有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筑牢防汛工作坚实堤坝,最大限度减少汛期对民众的影响。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坚持人民至上 做好防汛工作

2024年06月28日 07:43   来源:光明日报   陈 城

  当前,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主雨带北抬,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6月24日12时将针对浙江、安徽、江西3省的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19时将针对湖南省的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6月26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预拨4.9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9省(区)做好洪涝及地质灾害救灾工作,重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支持做好搜救转移安置救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

  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商分析显示,此轮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强降雨区与前期多雨区高度重叠,后期还有集中降雨过程,汛情发展快,变化迅速,致灾风险高。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商也表明,7月1日黄河将正式进入主汛期。我国最主要的两大流域管理机构接连会商调控防汛抗旱,表明此轮大范围强降水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辐射我国诸多人口密集的省份,强降雨带来的洪涝灾害等将会严重危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防汛工作将成为长江黄河流域诸多省份的重中之重,做好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防汛工作,要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此轮强降雨持续过程长,不少江河水位上涨迅速,此时此刻应及时发挥各水利工程调蓄作用,以应急响应的预警预报为令,及时调蓄库容做好充足准备。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三峡水库自6月25日起增加出库流量抓紧腾库应对后续洪水,浙江、江西等省业已调度包括新安江水电站在内的多座大型水库开闸泄洪。数据显示,6月9日至6月20日,江西省通过调度水库防洪减灾,拦蓄洪量20.9亿立方米,减淹城镇44个,减淹耕地面积75.88万亩,避免转移人员3.5万余人。除此之外,各级各类部门要继续完善周全应急预案,做好各方面应对工作,把准备工作扎实做细,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方案,不打被动的防汛减灾之战。

  强降雨持续过程长,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必然会受到影响。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不仅需要将重心放在防汛减灾上,也需要确保城市正常运转,包括畅通公共交通、保障饮用水粮油米面蔬菜肉类各种物资供应、保障电力供应、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内涝等。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让数字技术成为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助手。今年以来,湖南省充分运用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精细化滚动洪水预报。当地还通过在山区布设传感器网络,预测山洪灾害风险,一旦检测达到阈值,即可通过短信、App推送、广播等多种方式,将预警信息迅速传达受威胁人群。

  防汛工作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强降雨带来的影响和部分地区受灾情况,我们要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只有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筑牢防汛工作坚实堤坝,最大限度减少汛期对民众的影响。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