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近日,两条新闻呈现的事实反其道而行。一个是两名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多次出国、出境,出入高档酒店,还直播炫富。另一个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限高”人员提供出票服务。多平台出现规避“限高令”的购票攻略。(6月26日澎湃新闻)
这里所说的“限高令”,是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后,不得实施乘坐飞机等高消费行为。上述第一条新闻中,“限高”人员不但飞出国门高消费,而且还直播炫富。这不但是对“限高令”的突破和挑衅,也让申请执行人看到后很受伤。不过,两名被执行人也为自己的嚣张付出了代价。
我们要反思的是,部分“限高”人员为何能攻破“限高令”?上述第二条新闻基本上给出了答案:目前确实有漏洞可钻,票务公司往往会通过使用护照、境外订票系统等方式为“限高”人员躲避系统限制。在多个平台上,有购买机票的攻略。
“限高令”显然是不该被突破的司法“铁令”。对此,从法院系统到相关部门再到平台,都要对这种违规挑战“限高令”的行为说“不”。
从法院系统来说,要想不让“限高令”被架空,一方面,要汲取教训修补漏洞,将票务公司使用护照、境外订票系统等规避方式尽力堵上。这需要法院和机场、中国航信等协调处理。如2024年初,北京大兴法院执行局和大兴机场公安分局共同建立打击违反限高令乘机的联控机制,将“限高”人员拦截拘留。
另一方面,要从需求端打破“限高”人员的幻想。“限高令”经常被攻破、被架空,固然与票务公司助纣为虐有关系,但根源在于“限高”人员对高消费有需求。所以,既要进一步对“限高”人员日常消费加强监督,更要对无视并突破“限高令”的“限高”人员从严惩治,使其不敢不能不想挑战“限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