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长约3公里的老泵站河黑臭10余年从未列入整治清单,周边居民反映问题强烈。5月27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典型案例时点名了老泵站河的污染问题。督察认为,湖北省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推进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解决群众身边突出水环境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强,落实相关整治要求不严不实,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澎湃新闻网 5月27日)
“全滠口的脏水都往这条河里排,怎么搞的,他们这些不管”“下雨时这里比茅厕还臭,屋里都闻得到”“臭了10多年了”……一条穿城而过的臭水河,令当地居民苦不堪言,却只能徒呼奈何。
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由此标志着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2015年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省会城市建成区于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18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对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公示、限期治理、长制久清等均有明确要求。
各项规定清清楚楚,当地居民怨声载道,当地相关部门为何长期无动于衷?更令人惊诧的是,当地相关部门不仅有渎职懈怠之嫌,面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甚至还试图文过饰非、蒙混过关。滠口街道负责人在现场表示,老泵站河两边有水闸控制,不会排入两端的后湖和府河。但督察人员获得的黄陂区民生堤分段涵闸记录显示,民生闸会不定期开启,特别是在雨季,黑臭水体会泄排进入府河,进而对长江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