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本期大家谈,我们聚焦这个话题,与读者共同探讨。
——编者
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彭劲松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行政管理难度不小。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必然需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重庆着力打造市级层面的“城市大脑”、区县层面的“实战枢纽”,在镇街层面部署“联勤联动”,形成三级贯通协同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这些举措,打破了“数字烟囱”“数据孤岛”,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实现明显提升。
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便捷。借助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率达到95.6%。实践证明,以数字赋能治理体制机制变革,能够让超大城市治理更智慧高效。
(作者为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让各类人才留得住
楼巍
外来人才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兴业,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笔者工作的浙江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来自辽宁海城市的农村青年姜军,通过杭州市人才认定,成功申请到了人才公寓,房租便宜,生活也便捷。2023年,拱墅区累计兑现生活补贴、租(购)房补贴等政策39525人次、3.56亿元。为各类引进人才提供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购房补贴等服务支持,消除各方面后顾之忧,他们必能为城市发展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