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车位“错时共享”成为惠民增量

2024-05-23 07:13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广州市停车场条例》(修订草案稿)公布并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其中提及,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将自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同时也鼓励个人出租自有停车位实行错时共享停车。(5月21日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

  “小缺口”却是大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难”成了不容回避的话题。在不少城市中,车多位少的现象普遍存在,“走到哪抢到哪”也成了一些有车人士的生活日常。停车为何这么难?问题复杂、情况不一。若看停车泊位供给率,广州在国内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基本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给体系;但从“体感”来说,仍然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老城区新配建停车场难度大、医院等重点区域“一位难求”等问题。

  “小车位”牵动大民生。从“解法”来看,要么向增量要空间,新配建停车场、增加泊车位供给;要么在存量中挖潜,盘活现有车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像广州这样开发建设较为成熟的超大城市,一味依靠新建车位显然不太现实。且停车位使用具有“潮汐性”规律,如居民住宅白天空置多、夜间需求大,商业商务区等则反之。若能实现相互“补位”,想必对纾解停车位供需矛盾大有裨益。

  “错时共享”瞄准了配置效率这个靶心。通常在市场化运作下,提供闲时车位的一方可以增加收益,面临停车难题的车主得以优惠停车。如此,车主停车有着落,闲置车位被盘活,停车秩序被优化,城市出行更便利,可谓一举多得。但共享的背后也有“烦恼”:规范管理和安全保障就是两道必答题,包括共享车位施划、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处理违约行为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量。尤其是开放居民自用停车位“错时共享”,更需要统筹谋划、精细打算、做足功课。

  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明规则。共享停车涉及多方主体,只有把规则厘清,按规矩办事,才能真正共享无忧。比如,要明确怎么申请、谁来管理、如何收费等问题,建立健全共享协商机制,并细化共享协议签订和违约担责的相关规范。小到增设“共享车位”专用标志标线,大到共享车位施划、外部车辆出入管理等问题,都关乎错时共享停车的“丝滑度”。还要善借力。比如,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入预约停车服务企业及第三方专业平台提供专业服务;用好经济杠杆调节,完善成本分摊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做大开放共享的资源“盘子”;加强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让数据跑起来、资源动起来,提高泊位的使用率、周转率,促进城市停车规范有序。

  “错时共享”,落点在惠民。怎么推进、如何落实,务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期待“错时共享”这篇文章越写越精彩,为城市持续注入惠民增量。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车位“错时共享”成为惠民增量

2024年05月23日 07:13   来源:广州日报   张冬梅

  近日,《广州市停车场条例》(修订草案稿)公布并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其中提及,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将自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同时也鼓励个人出租自有停车位实行错时共享停车。(5月21日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

  “小缺口”却是大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难”成了不容回避的话题。在不少城市中,车多位少的现象普遍存在,“走到哪抢到哪”也成了一些有车人士的生活日常。停车为何这么难?问题复杂、情况不一。若看停车泊位供给率,广州在国内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基本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给体系;但从“体感”来说,仍然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老城区新配建停车场难度大、医院等重点区域“一位难求”等问题。

  “小车位”牵动大民生。从“解法”来看,要么向增量要空间,新配建停车场、增加泊车位供给;要么在存量中挖潜,盘活现有车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像广州这样开发建设较为成熟的超大城市,一味依靠新建车位显然不太现实。且停车位使用具有“潮汐性”规律,如居民住宅白天空置多、夜间需求大,商业商务区等则反之。若能实现相互“补位”,想必对纾解停车位供需矛盾大有裨益。

  “错时共享”瞄准了配置效率这个靶心。通常在市场化运作下,提供闲时车位的一方可以增加收益,面临停车难题的车主得以优惠停车。如此,车主停车有着落,闲置车位被盘活,停车秩序被优化,城市出行更便利,可谓一举多得。但共享的背后也有“烦恼”:规范管理和安全保障就是两道必答题,包括共享车位施划、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处理违约行为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量。尤其是开放居民自用停车位“错时共享”,更需要统筹谋划、精细打算、做足功课。

  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明规则。共享停车涉及多方主体,只有把规则厘清,按规矩办事,才能真正共享无忧。比如,要明确怎么申请、谁来管理、如何收费等问题,建立健全共享协商机制,并细化共享协议签订和违约担责的相关规范。小到增设“共享车位”专用标志标线,大到共享车位施划、外部车辆出入管理等问题,都关乎错时共享停车的“丝滑度”。还要善借力。比如,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入预约停车服务企业及第三方专业平台提供专业服务;用好经济杠杆调节,完善成本分摊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做大开放共享的资源“盘子”;加强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让数据跑起来、资源动起来,提高泊位的使用率、周转率,促进城市停车规范有序。

  “错时共享”,落点在惠民。怎么推进、如何落实,务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期待“错时共享”这篇文章越写越精彩,为城市持续注入惠民增量。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