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县域旅游“小城故事多”

2024-04-25 07:13 来源:南方日报

  文旅市场的热风,又吹到了县域。

  据央视财经报道,日前,多家预订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小城释放出文旅消费新动能。例如福建平潭、江西婺源、河北正定等,都是热门的县域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文旅市场的下沉,折射着整体势头的上扬。业界普遍认为,2024年我国旅游业的主基调将从“快速复苏”转向“理性繁荣”。县域旅游的持续升温,想必也是“理性繁荣”的一种表现。不难看到,作为一种典型的体验经济,旅游业的逻辑和打法都不同以往。一方面,市场变得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名山大川固然趋者云集,寻常巷陌也别有韵味;另一方面,对不少年轻群体来说,奔赴“不挤不贵”的县域旅游,把假期交给一个“小地方”,主打的就是一个松弛感和性价比。有理由期待,这样的“长尾效应”,也会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再次释放。

  小城虽小,大有可为。“反向旅游”“平替旅游”“泼天富贵”……此类字眼的不时刷屏,也似乎间接昭示了一点:“每个人都可能在十五分钟内出名”,同样适用于城市竞争。在活力涌动的市场浪潮中,比起拿到什么样的船票,更重要的是,谁更善于顺着潮水的方向,将自身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口碑经济时代,印象分很重要。能否“上大分”,关键看服务。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到打造放心消费环境,从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到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唯有在各个细节中做足功课,才能赢得“满堂彩”。毕竟,文旅产业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一地的偶然“出圈”,或许可以依赖“单点突破”,但要真正将网络流量转化为现实留量,还是要靠“多维发展”。换句话说,既要有乘势而起的自觉,更要有长期深耕的准备。

  正如有业内人士建议,县域单元数量多、分布散、类型广,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县域旅游的宏观分类指导。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畅通大城市和县镇村间的要素流动。而在县域经济体系中,文旅产业具有带动效应和集聚功能,如何因地制宜,与地方特色产业、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有不少文章可做。对文旅家底本就很丰厚的地方来说更是如此。今年2月,广东成立乡村旅游联盟,旨在加强行业紧密协作、资源整合,在行业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引导旅游投资、运营企业和各类新消费业态进入乡村,就是宏观规划层面的积极探索。

  小城故事多,何日君再来?放眼长远,文旅市场的下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必答题,又是附加题。唯有主动作为、顺势而为,方能“景”上添花、一路“繁花”。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期待县域旅游“小城故事多”

2024年04月25日 07:13   来源:南方日报   钟 颐

  文旅市场的热风,又吹到了县域。

  据央视财经报道,日前,多家预订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小城释放出文旅消费新动能。例如福建平潭、江西婺源、河北正定等,都是热门的县域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文旅市场的下沉,折射着整体势头的上扬。业界普遍认为,2024年我国旅游业的主基调将从“快速复苏”转向“理性繁荣”。县域旅游的持续升温,想必也是“理性繁荣”的一种表现。不难看到,作为一种典型的体验经济,旅游业的逻辑和打法都不同以往。一方面,市场变得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名山大川固然趋者云集,寻常巷陌也别有韵味;另一方面,对不少年轻群体来说,奔赴“不挤不贵”的县域旅游,把假期交给一个“小地方”,主打的就是一个松弛感和性价比。有理由期待,这样的“长尾效应”,也会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再次释放。

  小城虽小,大有可为。“反向旅游”“平替旅游”“泼天富贵”……此类字眼的不时刷屏,也似乎间接昭示了一点:“每个人都可能在十五分钟内出名”,同样适用于城市竞争。在活力涌动的市场浪潮中,比起拿到什么样的船票,更重要的是,谁更善于顺着潮水的方向,将自身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口碑经济时代,印象分很重要。能否“上大分”,关键看服务。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到打造放心消费环境,从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到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唯有在各个细节中做足功课,才能赢得“满堂彩”。毕竟,文旅产业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一地的偶然“出圈”,或许可以依赖“单点突破”,但要真正将网络流量转化为现实留量,还是要靠“多维发展”。换句话说,既要有乘势而起的自觉,更要有长期深耕的准备。

  正如有业内人士建议,县域单元数量多、分布散、类型广,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县域旅游的宏观分类指导。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畅通大城市和县镇村间的要素流动。而在县域经济体系中,文旅产业具有带动效应和集聚功能,如何因地制宜,与地方特色产业、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有不少文章可做。对文旅家底本就很丰厚的地方来说更是如此。今年2月,广东成立乡村旅游联盟,旨在加强行业紧密协作、资源整合,在行业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引导旅游投资、运营企业和各类新消费业态进入乡村,就是宏观规划层面的积极探索。

  小城故事多,何日君再来?放眼长远,文旅市场的下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必答题,又是附加题。唯有主动作为、顺势而为,方能“景”上添花、一路“繁花”。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