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公共阅读服务
从公共图书馆、书店,到城市书房、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各类公共阅读服务设施日益丰富。搭好台还得唱好戏。优化阅读服务,才能让公共图书发挥更大作用。
现实中,图书馆离家较远、开放时间不合适、书目不符合需求等因素,都影响着人们参与公共阅读的积极性。瞄准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阅读需求,重庆市潼南区创新推出“你开单 我买单”读书活动,鼓励读者找好书,也帮图书找读者。一方面,公共图书机构每年拿出不少于图书购买总量的50%,供广大读者在线自主开单;另一方面,将图书及时投递到开单读者附近的图书馆(室)、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书屋等点位。对残疾人等取书不便的特殊群体,成立图书快递小哥志愿服务队,直接送书到家。把公共图书选书权交给广大读者,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到阅读中来。
新形势下,相关机构需改变“重建设、轻运营”状况,提升公共图书供给的精准性、可及性、便捷度。在优化公共阅读服务上多下功夫,鼓励更多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就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作者为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昌荣)
推出更多精品好书
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休闲娱乐方式愈发多样。如何吸引更多人在闲暇时间捧起书本,是书香中国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是出版行业需要应对的时代考题。
出版,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再创造,担负着引领社会阅读风气、塑造人民精神品格的责任。就此而言,应充分考虑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加大调研论证、反复打磨内容、创新呈现方式,力争出品更多书写当下、有时代内涵、能带给人真善美启迪、能长久打动人的精品力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大餐。数字时代,也要注重利用各种新的媒介、新的平台,创新强化图书的营销推广工作,比如通过书籍数字化、线上直播等方式,做好图书与群众的连接,让更多好书走到读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