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公交早餐服务正式上线。早餐由深巴食堂当天制作、当天配送,提供5种套餐选择,每份8元。乘客需提前一天预订车票和早餐,第二天凭借取餐码在车内取餐。目前,早餐服务在首批定制公交试运营,下一步将覆盖更多公交线路。(4月11日 《深圳特区报》)
不少网友表示,“真的很人性化”“如果是整个深圳的巴士都有这项服务,那就太完美了”“希望多多开通”“重新唤起我挤公交的热情”,可见公交早餐服务得到大众认可。
公交早餐之所以获得支持,无疑是切中了上班族早上赶时间不方便买早餐的痛点,满足了市民现实需求。同时,早餐服务也是公交运营方转变思路、主动作为,探索多元化经营,增加经营效益的一种尝试。因此,早餐服务既能更好便民,也能拓宽公交营收渠道,是实现双赢的举措。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依赖财政补贴的传统公交的客流量大幅下滑,不少公交出现经营困难。此前一些中小城市陷入公交停运、欠薪的风波,而大城市的公交也需面对利润降低、财政补贴减少的现实。如何开源节流、提升公交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以市民需求为中心,盘活现有资源,让公交服务更好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为公交运营方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公交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涌现。如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将公交与上班、就医、上学、旅游等场景融合,开通通勤、通医、通学、旅游定制巴士,乘客不需要换乘,能快速直达目的地。再如,开设网约公交车,使得公交车能像网约车一样预约,提升市民的出行效率。另外,充分利用公交场站空间资源,建设充电桩、开放错时共享停车位等便民服务设施,让公交更好融入市民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