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话题“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冲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热议。这个话题来源于安徽铜陵公安局民警发布的一条安全防范视频。视频中提到,手机号注销后,运营商会重新将其投入市场销售。如果不对支付宝、微信等软件进行解绑,新用户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登录老用户注册的账号,存在很大安全风险。(4月7日光明网)
手机号早已不是单纯的电话号码,自身“捆绑”了多种网络账号,近年来凡是注册网络账号,都必须填写手机号码并且进行验证。用户注销手机号码一旦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埋下诸多隐患。根据《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码号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码号调整产生的码号资源,由通信管理部门统一规划,重新分配。这意味着注销后手机号可能重新投放市场,如果原用户账号不及时解绑将面临安全风险。
从三大运营商回应来看,注销的手机号经过90天冻结期限后会重新投入市场,至于何时被新用户激活存在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手机号注销后只有90天的“安全期”,一旦过了这个期限,新用户有可能利用这个手机号验证、登录原来绑定的账号,这给前用户的隐私安全、财产安全带来风险。之前乌鲁木齐市民李女士更换手机号后,旧手机号只做了注销处理,但未解绑支付宝,致银行卡内1万元被盗。
而且已注销手机号未解绑各种账号,也给使用该号码的新用户带来麻烦,比如在该手机号此前已绑定的平台无法注册。很多用户曾表示,二手号码为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烦恼,如登录上他人账号、收到他人验证码短信、不能注册App账号、看到前号主的隐私等。由此可见,注销手机号不能“一销了之”,而是要有安全意识,用户不但要及时解绑手机号确保相关账户安全,也不要给下一位用户留下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