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户外运动产业,让“玩”变成了正经事

2024-03-29 09: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焱)

中经评论:户外运动产业,让“玩”变成了正经事

2024年03月29日 09: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发挥户外运动的产业带动效应,一方面离不开优质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在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上多下功夫。

  时下春光正好,宅在家中“刷手机”稍显无聊。不如背起行囊,徒步远行寻觅自然;或者搭起帐篷,露营山野仰望星河……到户外“玩”去,正成为不少人休闲健身的重要选择。

  户外运动有多火?某平台上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骑行公园”“露营烧烤”等成为热门搜索词。其中,“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增幅超190%。此外,目前我国拥有27.9万余家户外运动企业。其中,今年1-2月新增注册企业7000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上涨3.9%。这个“玩”出来的产业,正助推着“春日经济”持续升温。

  进一步看,户外运动产业也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生态价值如何变现,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户外运动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等特点,既能直接带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装备研发制造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也能与文旅、康养、体育培训等产业相融合。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需求呼唤高质量的供给。发挥户外运动的产业带动效应,一方面,离不开优质的基础设施与服务。目前,户外运动在我国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客观上存在场地受限、配套设施不全等现象。对于地方来说,可以通过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构建多种类型多元化的户外运动场所,如建设大众化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露营场地等设施,并布局满足更高需求的山地户外、水上运动、自驾营地设施等建设工作,从而进一步扩大户外运动场地设施规模。

  另一方面,还要在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上多下功夫。体育赛事是户外运动产业中重要的一环。以马拉松赛事为例,据武汉马拉松组委会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5.3万人次因“汉马”来到武汉,预计为当地带来15.71亿元的城市效益。但也要看到,“跟着赛事去旅行”渐成风潮的同时,一些地方还存在赛事与文旅消费项目之间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此,各地在进行赛事设计时,不妨对匹配的旅游路线、消费产品量身定做,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当地土特产品、文创产品等,同时还应当围绕参与人群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去融合资源,促使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增量”。

  硬币都有两面性,户外运动产业也不例外。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登山带来的垃圾、钓鱼对相关水域生物链造成的破坏、体育赛事运营保障过度造成的资源浪费,等等。为此,各地在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的同时,环保这根“弦”可松不得,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有序有度的原则。对于广大户外运动的参与者来说,也理应谨记:在亲近自然的时候影响自然、欣赏风景的同时破坏风景,实在是与“去户外”的出发点相背离。

  当“去户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些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会变成更开阔的视野。各位还犹豫什么?踏青出游,走起吧!(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持续释放户外市场强劲活力

     为全民健身搭建更广阔平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