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
最近几年,“过紧日子”讲得比较多。财政运行紧平衡背景下,过紧日子是必要之举,但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种临时应对措施。有人发问,是不是只有财政比较紧张的地区和部门要过紧日子,财政较宽裕的可以不用?等到大家手头都宽裕了,过紧日子这根弦是否可以松一松?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其中“习惯”二字,意味着“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贯的、长期的、常态化的工作要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过紧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土地革命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刻印在共产党人骨子里。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大到“国之大者”,小到“一枝一叶”,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每一分钱的用途都马虎不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行政性费用、“三公”经费增加了,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就减少了;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这些年,从国家到地方陆续推出细则,大力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但一些党员干部的认识还不够,“跑冒滴漏”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违规支出变通下账,违规“套现”“提现”,巧立名目乱发津补贴;有的申请预算时保基数、占盘子,到了年底时又搞“突击花钱”,造成大量资金浪费;有的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搞形式主义,结果造成了“假节俭真浪费”……这些做法与党中央要求背道而驰,违反财经纪律,必须引起重视、尽早改掉。
对各级财政部门而言,不论资金宽裕还是紧张,都要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精打细算、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此次财政部提出的六项要求,主要有严格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督、兜牢“三保”底线、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等,其中强调中央部门带头大幅压缩论坛、节庆、展会等活动,对违规、异常列支费用和突击花钱的行为加大线上监控的力度,严禁挤占挪用“三保”资金,防范和查处违规记账、擅自截留、非法挪用等问题,可以说都很有针对性。
当然,过紧日子不是捂住“钱袋子”,不意味着机关干部要当“苦行僧”,更不是意味着少办事、不办事,而是要在有限资金内多办事、办好事。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充分说明了过紧日子和多办事可以并举,我们能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总而言之,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了,党政机关的日子不就自然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