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大潮涌动。从2017年“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到2023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再到今年“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经济”表述的每一次推进,都传递出坚定不移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这份底气,来自于数字经济的出色表现。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4年的16.2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约56.1万亿元,GDP占比也从25.1%升至44%左右。可以说,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更加凸显。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已迈入全面扩张期,特别是在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后,有望进一步激发出数字经济的乘数效应。结合发展实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要求,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路径。
数字产业集群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空间集聚、资源共享、平台协作、管理高效等显著特点,是未来数字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突破数字技术壁垒的过程。通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雁阵式”发展格局,构建起更加紧密的产业链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