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科技创新步履不停,自立自强一以贯之。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的遭遇战,也是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积厚成势的持久战。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过去一年科技创新实现的新突破,折射出新时代我国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的可喜变化。
科技创新步履不停,自立自强一以贯之。应当看到,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的遭遇战,也是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积厚成势的持久战。
自立自强是志气,也是底气。中国科技发展只有立足于自立自强的坚实基点之上,我们在面对国际竞争时才能从容应对。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要求的,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这一系列部署,都是为了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