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应急管理部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研究部署当前和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督促各地突出“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等,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
就在几天前,南京市雨花台区一场电动车引发的火灾夺去了15条鲜活的生命,教训深刻。据初步分析,该起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据媒体报道,事发架空层是物业为避免很多人把电动车抬回家,给居民规划的停放电动车的地点,其中还有多个投币充电桩供居民使用。出于好心帮居民找停车充电位本是好事,但若是违反规定,就会把好事变成坏事,甚至出大事。
对于高层建筑的架空层,应急管理部门的规定写得明明白白:未进行防火隔离的架空层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禁止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高层民用建筑的架空层内如果设有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或安全出口,不得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对照规定,小区架空层是否符合电动车停放条件?据媒体报道,有居民曾7次投诉该小区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乱象,多名用户反映停放电动车的架空层监控失修已久,安全防范没跟上,监管部门是否尽到管理义务,又该如何追责?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给出答案。
电动车充电往往是在居民休息时段,没有人一直在旁看管。一旦起火,会迅速引燃整辆车及周边可燃物,火焰可在短时间内吞噬一个单元甚至是整栋建筑。以该起事故为例,许多住户是在凌晨睡梦中被惊醒,意识到要逃生时,已是身陷险境,十万火急。电动车火灾造成的危害令人心惊,但因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导致的火灾仍时有发生。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通报,今年2月以来,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8起,好在未发生亡人火灾。其中一起室内起火案例位于一户居民家中,车主发现电池冒出白烟后将其拿到走廊,仅几秒电池就发生了多次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