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山服装站位引争议:这场争论是时候停止了

2024-02-18 07:53 来源:红网

  近日,央视春晚歌曲类节目《上春山》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出圈了———白敬亭的服装以及节目整体的走位问题引来了网友的热议。

  起初, 网友们的关注点聚焦在“白敬亭的服装与整体色彩搭配不协调”的问题上,随着话题热度的走高,这一事件在各大社交平台都引发了网友大量关注。随之针对三人的走位问题也开始引发了关注,并衍生出了“春山学”“占山头”等一系列新话题。为了分析三人走位是否正确,不少网友甚至开始了逐帧分析。网友在评论区分析的酣畅淋漓,粉丝在评论区澄清的抓耳挠腮。

  虽然很多网友都是在吃瓜找乐子,但如此庞大的讨论量和关注度,不及时澄清,只会牵连更多的人身陷舆论漩涡,该事件连续多天霸占热搜榜,无疑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

  没有官方澄清,只会让不明真相的网友们讨论的愈发激烈,由此放任谣言的大量产生和不断的发酵,也会滋生网暴的可能性。短短几天时间,这一事件就被套上了“耍心眼”“阴谋论”等词汇,使这场争论更加看不到尽头。

  不论网友的分析和粉丝的澄清是否属实,这场闹剧都已经占用了无数的公共资源,再不及时澄清只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进一步被占用,牵扯到更多无辜的人。

  众所周知,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谣言很容易迅速大范围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未经证实的信息被广泛讨论并传播,不光会占用公共资源,其形成的舆论还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困扰。不澄清谣言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秩序混乱,扰乱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考虑到多重因素,不能出面澄清可能有当事人的难言之隐,但放任谣言愈演愈烈并非处理此类事件的正确方法。清者自清也好,故意而为之也罢,有必要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是遭到诬陷,站出来澄清,不仅能停止谣言对当事人的中伤,也能还给当事人一份清白。如果是为了热度流量这么做,无疑是将网友们当枪使,更应该出面作出回应,而不是肆意浪费公共资源,利用网友对该事件的讨论和关注博取流量。

  我们不能放任谣言对当事人的伤害,也不能给网友留下一个消失的真相,希望此后发生此类热点事件,当事人能够及时站出来予以公众回应,还公众一个真相,这场争论也该停了。

  希望今后的舆论当事人别放纵讨论,别在该回应的时候失声,虽然总有热度消散的一天,但失声并非是一种恰当的解决方法。别让真相失声,别消耗大众的关心和期待。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春山服装站位引争议:这场争论是时候停止了

2024年02月18日 07:53   来源:红网   王姝蓓

  近日,央视春晚歌曲类节目《上春山》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出圈了———白敬亭的服装以及节目整体的走位问题引来了网友的热议。

  起初, 网友们的关注点聚焦在“白敬亭的服装与整体色彩搭配不协调”的问题上,随着话题热度的走高,这一事件在各大社交平台都引发了网友大量关注。随之针对三人的走位问题也开始引发了关注,并衍生出了“春山学”“占山头”等一系列新话题。为了分析三人走位是否正确,不少网友甚至开始了逐帧分析。网友在评论区分析的酣畅淋漓,粉丝在评论区澄清的抓耳挠腮。

  虽然很多网友都是在吃瓜找乐子,但如此庞大的讨论量和关注度,不及时澄清,只会牵连更多的人身陷舆论漩涡,该事件连续多天霸占热搜榜,无疑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

  没有官方澄清,只会让不明真相的网友们讨论的愈发激烈,由此放任谣言的大量产生和不断的发酵,也会滋生网暴的可能性。短短几天时间,这一事件就被套上了“耍心眼”“阴谋论”等词汇,使这场争论更加看不到尽头。

  不论网友的分析和粉丝的澄清是否属实,这场闹剧都已经占用了无数的公共资源,再不及时澄清只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进一步被占用,牵扯到更多无辜的人。

  众所周知,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谣言很容易迅速大范围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未经证实的信息被广泛讨论并传播,不光会占用公共资源,其形成的舆论还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困扰。不澄清谣言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秩序混乱,扰乱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考虑到多重因素,不能出面澄清可能有当事人的难言之隐,但放任谣言愈演愈烈并非处理此类事件的正确方法。清者自清也好,故意而为之也罢,有必要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是遭到诬陷,站出来澄清,不仅能停止谣言对当事人的中伤,也能还给当事人一份清白。如果是为了热度流量这么做,无疑是将网友们当枪使,更应该出面作出回应,而不是肆意浪费公共资源,利用网友对该事件的讨论和关注博取流量。

  我们不能放任谣言对当事人的伤害,也不能给网友留下一个消失的真相,希望此后发生此类热点事件,当事人能够及时站出来予以公众回应,还公众一个真相,这场争论也该停了。

  希望今后的舆论当事人别放纵讨论,别在该回应的时候失声,虽然总有热度消散的一天,但失声并非是一种恰当的解决方法。别让真相失声,别消耗大众的关心和期待。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