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春晚歌曲类节目《上春山》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出圈了———白敬亭的服装以及节目整体的走位问题引来了网友的热议。
起初, 网友们的关注点聚焦在“白敬亭的服装与整体色彩搭配不协调”的问题上,随着话题热度的走高,这一事件在各大社交平台都引发了网友大量关注。随之针对三人的走位问题也开始引发了关注,并衍生出了“春山学”“占山头”等一系列新话题。为了分析三人走位是否正确,不少网友甚至开始了逐帧分析。网友在评论区分析的酣畅淋漓,粉丝在评论区澄清的抓耳挠腮。
虽然很多网友都是在吃瓜找乐子,但如此庞大的讨论量和关注度,不及时澄清,只会牵连更多的人身陷舆论漩涡,该事件连续多天霸占热搜榜,无疑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
没有官方澄清,只会让不明真相的网友们讨论的愈发激烈,由此放任谣言的大量产生和不断的发酵,也会滋生网暴的可能性。短短几天时间,这一事件就被套上了“耍心眼”“阴谋论”等词汇,使这场争论更加看不到尽头。
不论网友的分析和粉丝的澄清是否属实,这场闹剧都已经占用了无数的公共资源,再不及时澄清只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进一步被占用,牵扯到更多无辜的人。
众所周知,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谣言很容易迅速大范围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未经证实的信息被广泛讨论并传播,不光会占用公共资源,其形成的舆论还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困扰。不澄清谣言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秩序混乱,扰乱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