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胜磊认为,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2024年开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相比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的显著提升。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方面的优势。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品附加值、产业专业化程度均较低,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且,以传统要素投入产生的规模经济,也高度依赖对外开放所形成的外部需求。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人口结构变化,传统要素投入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再加上要素成本上升、需求不足、国际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交织,以前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满足当下培育和发展新动能的需要,在未来赢得战略主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