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5日刊发报道《“符合一定条件”多数被“最终解释”成“一定不符合条件”——南航机票免费退改为何这么难》,引起公众关注,登上各网络平台热搜榜。一张机票的事“火了”,背后是群众心里窝着的火。一些航司明面上说扩大免费退改范围,实际上却在退改规则上“抠字眼”“打埋伏”,设置各种障碍,用“最终解释权”逐利伤民,这既非经营之道,也绝非为民之心。
长期以来,机票退改难、退改贵问题饱受诟病。近日,多家航司调整客票退改规则,包括扩大客票免费退改范围、放宽因病退改规则等,备受社会关注。然而,机票免费退改难的顽疾仍然存在。在一些投诉平台上,仍有大量针对航司的投诉涉及错购机票被收取高额退票费问题。
出行路,苦高额退票费久矣!针对机票退改难,群众窝的都是哪些火?
一是规则不明。有群众说,一到投诉就“抠字眼”,为什么“符合一定条件”总是“一定不符合条件”?“有时候因为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取消航班,可是一分钱不给赔啊!”
二是条件苛刻。有群众说,买错了票两小时内发现才能免费改签,可有多少人能做到“及时发现”?标准又为什么是两个小时?“理应给百姓一个合理的退改安排,不能因此影响大家的出行热情。”
三是费用畸高。有群众说,买张机票才1800元,光退票费就敢收1500元,谁遇到这样的事心里不堵得慌?
春运期间,一张张回家的机票寄托着游子的乡愁,涉及万千群众切身利益。这些群众的糟心遭遇、堵心吐槽,背后是锥心之问:退换个机票,咋就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