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浙江省中小学“午休躺睡”现场会在杭州钱塘区幸福河小学举办,会议现场发布《钱塘区中小学生“舒心躺睡”管理与服务规范》,明确提出应尊重学校和学段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开展“舒心躺睡”工作,务求实效。这是全国首个由县(市、区)制定的中小学午休躺睡标准,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午睡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早在1986年,“人类睡眠与觉醒的节律实验”就发现,人完全清醒的状态只能持续差不多4小时,4小时左右就会发困一次,在一天当中,人最容易觉得想睡的有两个时段——凌晨1:00-4:00和13:00-16:00。因而适度的午睡有益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学习上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保障学生得到充分休息,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孩子的睡眠时间,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上述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不过在实践中,午睡既没有做到“睡得够”,更无以确保“睡得好”。“睡得好”的时间很容易满足,“睡得好”的过程却并没有很好地实现,“睡得不舒服”成为一种常态。由于大多数学校条件有限,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有配套的宿舍休息,于是只能趴在桌子上午睡。有的孩子不习惯趴着睡,甚至睡到了教室的地面上,着实让家长看了很心疼。中午趴在桌上午睡具有多重危害性,通常有呼吸不畅通、脊柱变形、视力受损、胃胀气等。学生都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应当预防午睡带来的隐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