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拍50元一小时,审美在线,需承担门票路费,免费提供向导……”据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1月9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陪拍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热潮,几十元到100元左右的价格,深受年轻人的青睐。然而,不少摄影师的说辞和最终成片的效果不一样,客户体验不佳,甚至还产生了纠纷。
一方付出较少的成本就能收获个性化、定制化、高性价比的“大片”,另一方新人摄影师获得了练手、磨合器材的机会,这是陪拍服务诞生的直接动力。陪拍是陪伴式经济的典型形式之一,在本质上与陪聊、陪诊、陪驾、陪游等一样,是用技能变现的同时附带提供一定的情绪价值服务,与社交平台上的“搭子”相似,只不过交易性质更明显。
陪伴式经济兴起的原因,从需求端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情绪价值的满足,花钱买一阵子的快乐、花钱寻求一段时间的开心,本质上与大餐一顿、买一件喜欢的衣服没有区别。此外,这也是现代服务业多元化、精细化发展的缩影,让更多掌握一技之长的人多了施展拳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虽然发展如火如荼,但陪伴式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成长中的烦恼”。比如陪聊服务,本想“唠10块钱的”却发现难以物有所值,进而导致产生纠纷;又如陪游服务,陌生人之间简单建立短期陪伴旅游的服务关系,容易出现人身或财产安全隐患;此外,有交易性质的服务应当明确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但此类陪伴服务往往流于口头协议与承诺,暗藏其中的诈骗、个人信息泄漏、提供非法服务等问题难以有效避免和维权。
让陪伴式服务更有发展潜力,为更多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需要多方助力。消费者要加强防范,注意甄别;提供相关服务的平台应落实主体责任,对有关信息及发布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尽到审核义务,从源头织密织牢安全网。期待更多力量参与进来,为这些新兴业态发展提供指导,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提供保障。
面对陪伴式服务供需两旺的情况,既要积极引导,保证新业态发展不跑偏、不走斜,也要给予其多一些的包容和理解,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是骡子是马多遛遛才能知道。如此,才能促进陪伴服务、陪伴式经济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