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围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系列重磅政策相继出台落地,破壁除障、消肿化瘀,民营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民营企业表现可圈可点。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近年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2023年7月份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9月份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再次为民营经济注入发展信心和强劲动力。随着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巩固增强,政策效应渐显,民营经济发展形势有效改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同比增长15.3%;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300.4万户,占同期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89.2,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民营企业的量质齐升,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实体经济领域受到外部需求不振、传统产能过剩等因素挑战,民间投资预期仍偏弱、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够、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难点还有待破解。对此,要多措并举,在打通政策落地见效“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笃定前行。
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和舆论正面引导。持续传递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大政方针和鲜明态度,对诋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论坚决驳斥,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创新奋斗典型,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入企走访连心”走深走实,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不断提升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勇争一流的战略主动,看清短期之“形”,读懂长期之“势”,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抢抓发展机遇和主动权,增强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