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这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新动能。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受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低迷、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同比下降10%。究其原因,一方面,疫情阻断了线下考察交流,造成跨国公司对中国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误读,影响了投资决策。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发展阶段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发生梯度转移。同时,一些国家推动产业和资金回流,出台涉华投资限制措施。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大力度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
尽管如此,我国吸引外资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从短期看,当前引资金额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特别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加快。2023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078家,同比增长36.2%。英国、法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大幅增长。从长期看,一是规模巨大、增长性强的国内市场,将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二是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三是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外资企业在联通国内国际循环、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纽带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