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普及,老年人上网群体也日渐增多,原先常在线下针对老年人售卖“灵丹妙药”的那些人,开始盯上直播间里的老年人。记者以“直播间”“保健”为关键词,在某网络投诉平台进行检索,发现众多相关投诉信息。投诉内容包括出售三无产品、虚假或夸大宣传等,投诉平台则包括多个可以直播带货的平台。(12月25日《新京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加速融入网络社会。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8亿,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也就是说,至少每两个老年人就有1人会上网。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在丰富和方便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直播间里的“保健品” 花式收割老年人,就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02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显示,17.25%的被访老年人有在网络中受骗的经历。其中,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线上直播间,开始取代线下实体店,成为老年人消费欺诈的重灾区。
直播间“围猎”收割老年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作为互联网新移民,老年人对于网络的防范意识不强,对于直播间虚假宣传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轻信。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养生意识的增强,老年人对于保健品的接受程度和购买能力随之提高。但对于保健品的功能定位,和国家法律禁止保健品宣传疾病治疗功效等规定,并不十分了解。此外,主播通过“喊爹妈”式感情营销,赢得老年人的心理认同,进而导致盲目购买、非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