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一位网友的“顺产描述”登上了热搜,引发人们对“生孩子”这一话题的探讨。这是一位母亲分享的分娩过程,生动且具体,字里行间只剩下“疼”。评论中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不打无痛?众多经历过分娩的网友纷纷表示,“能打上无痛的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儿”,“打无痛的前提是麻醉师有空,不然打不上”……原来,无痛分娩并不是每一位产妇都有机会享有的权利。
众所周知,生孩子是相当痛的,相当于同时折断十几根肋骨。研究表明,分娩疼痛的程度之重与未经麻醉下的截趾或皮肤Ⅱ度烧伤的灼痛相仿,在医学疼痛指数中排在第二位,可以称其为“生命难以承受之痛”。2017年就发生了一起悲痛的事件:陕西榆林一位孕妇难忍分娩之痛,并且其家属拒绝剖宫产,选择在剧痛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跳楼身亡。这样的悲剧让分娩痛被更多人看到,也反映出无痛分娩的过程中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主观上的认知误区,二是客观上的人力紧缺。
女人生孩子就相当于过了一次鬼门关,我们曾经将生孩子的痛苦歌颂为伟大的母爱,好像生孩子就应该是痛的,也是每位母亲必须要经历的。母亲生产的伟大值得歌颂,但痛苦不应该被当作奖章。如今,医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分娩的痛苦,生孩子是可以不那么痛的。但是,依然有孕妇担心无痛分娩会有后遗症,担心麻药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还会面临老一辈的阻拦。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以上的担心都是误区,但也不排除个体差异,无痛分娩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