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精细滴灌,有效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恢复元气,让“小个头”迸发出“大能量”。下一步,我们还需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提升政策效能,从而使减税降费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有力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了创新发展动能。
减税降费是稳企业保就业、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今年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到,我国延续、优化、完善了一批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并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前瞻性、精准性、协同性,特别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有效需求双向发力,实打实支持企业纾困发展,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
“活水”奔涌,惠及民企。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也是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今年1-10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2385.6亿元,金额占比近75%。可以说,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落细,为民营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春雨”润苗,泽被小微。数以亿计、遍布城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国家出台了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创投企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精细滴灌,有效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恢复元气,让“小个头”迸发出“大能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减税降费为企业添动能
优化减税降费应如何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