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隐私被偷走,消费者苦“扫码点餐”久矣。11月21日,“顾客扫码点餐法院判商家赔5000”的话题冲上热搜,再次引发新一轮话题讨论。
作为一种工具选择,扫码点餐本身不是问题。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省去沟通环节,减少等待时间,的确带来了一些便利,更有人称之为“社恐福音”。当然,商家也可以提高效率,若是守好技术边界,原本可以两全其美。
但现实并非如此。如果说“吃1顿饭要扫3次码关注2个公众号”这样的案例稍显极端,那么这起判例中的细节其实相当典型:孔某未被告知可以人工点餐,扫码点餐后成为了某餐饮公司的会员,但取关公众号后会员还无法取消,个人信息无法自行删除,仍为该公司所掌握。如此强人所难,侵犯消费权益不说,还可能造成信息泄露,轻则遭遇营销短信骚扰,重则成为网络黑灰产源头。
“扫”表面上是一个简单动作,背后却是一次诚信测试。照理说,餐饮点单只需要商品和桌台数据,商家如此“热情”居心何在?无它,有利可图而已。“强制订阅—分析数据—精准画像”的套路,其实不算新鲜,也不只存在于餐饮行业,各种机关算尽的“暗中凝视”,主打的就是一个“私域流量”。殊不知,用户黏性的本质是“双向奔赴”,一厢情愿的吸粉只会适得其反。
关于扫码点餐引发的各种问题,有关方面已多次作出表态。早在2021年,中消协就公开表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去年3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某餐馆通过“扫码点餐”非法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作出了警告和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此次判罚无疑也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
透过这起新闻,维权成本高的困境再次凸显。时隔两年,孔某终于投诉成功,为了讨个公道,不知花费多少精力。网友的留言让人心情复杂:不少人向孔某的“较真”致敬,也有人感叹“赢了官司,输了成本”。避免扫码变“扫兴”,不能仅靠消费者单兵作战、一刚到底。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出台有针对性的指引和规范,也不妨顺藤摸瓜、协同治理,如将为商家提供技术平台的服务商,纳入常态化监管。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