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争论《我本是高山》时,我们在争论什么?

2023年11月22日 07:13   来源:红网   杨雨璇

  张桂梅是“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近日,根据其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全国进行点映。该片由郑大圣、杨瑾执导,袁媛、陈麒凌编剧,海清领衔主演,胡歌特别出演,讲述海清饰演的张校长,和一群刚刚毕业还很稚嫩的老师,带着一百多个女孩成功逆天改命的故事。(11月20日 红星新闻)

  然而点映期间,本片的部分剧情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将酗酒的父亲改成母亲是否挑起性别对立”“影片中张校长的信仰支撑似乎表现为丈夫而非党员的信念是否合理”“农村女孩为了购物而逃学的情节是否脱离实际”等话题。这场争议在短短两天内就从个别观点发展为大规模的讨论,各方对立表现激烈,舆论场上很快出现一片混战的趋势。

  面对此种现象,首先要点明的是,波澜不惊往往出于“事不关己”,而看似混乱的争论背后,恰恰是深切的关注和关心。无论是激情力挺还是辛辣批评,每一种观点都是群众对张桂梅校长、对我国主旋律影片最真实的关切心情的反映。这些心绪不应被争吵声湮没,这些真实理应得到重视。带着这样的想法纵观整场争议始末,应该思考的是:当我们争论《我本是高山》时,我们究竟在争论什么?

  其一,争论的是女性困境怎样被看见,如何被表达。作为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所面对的从来不仅仅是教学的课题。要讲张桂梅,就不能只讲张桂梅,而是要从她的视角看到大山里的女孩怎样留守、怎样辍学、怎样遭受暴力、怎样小小年纪结婚生子,最终留在大山中代代延续如此的命运。张桂梅建立华坪女高的坚韧之举背后,正是对深山中女性之困的深刻洞察与坚定反抗。没有对现实的真切反映,就做不出有分量的作品。因此,这样的现实值得被看见,应当被记录,更应该在艺术创作中以深刻的人文关怀视角,经过仔细斟酌后予以恰当的表达。

  其二,争论的是人物故事的立意高度、共鸣尺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信仰是张桂梅克服难关、始终坚定信念的精神支柱。如何在创作中把握信仰高度、引起广泛共鸣,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问题。同类型作品中,以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就因其人物刻画鲜明入微、事件还原、立意深刻受到广泛好评。《我本是高山》主创团队应当相信观众,无论是最易共情的家庭亲人之爱,还是思想深处的信仰之力,只要表达足够真诚,观众必定能感受到其中的情绪,在立意高度与共鸣尺度的最佳点中感知心灵的震撼。

  其三,争论的是观众期待的主旋律“应该是什么样”。近年是我国主旋律影视的集中繁荣期,各类主旋律作品层出不穷,质量褒贬也各不相同。《我本是高山》引起的讨论,正是不同观众对主旋律作品期待的集中表达。事实证明,观众会为好题材买账,也比任何人都更期望好题材得到“好运用”。主旋律从来不是绑定原型、导向和模板就能轻松通往成功的捷径。相反,正因为是主旋律,才更需要精雕细琢人物刻画、融入饱满的热情与真心,将观众吸引到宏大叙事中来。众口虽难调,但向善向美的期望一致。主旋律的未来之道,就在众口之中。

  处于风口浪尖的《我本是高山》主创团队,唯有直面观众困惑,回应好上述争议,才能真正获得市场认可。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当我们争论《我本是高山》时,我们在争论什么?

2023-11-22 07:13 来源:红网 杨雨璇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