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善用粤北资源禀赋,打造湾区旅游“后花园”

2023年11月20日 07:23   来源:广州日报   周杨 林逢春

  2018年,广东省划定“一核(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沿海经济带)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即粤北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5市)”。粤北文化与旅游资源特色兼具;地处粤、赣、湘、桂四省(区)的结合部,伴随高铁等基础设施修建,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壮、瑶族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山川秀美,生态环境在省内首屈一指。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

  在文旅融合深度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优势,深挖潜能,将粤北地区打造成大湾区休闲旅游“后花园”,这对于广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旅游产品开发,丰富粤北旅游接待体系。一是创新旅游吸引物开发。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导向,打造一批以绿色生态、休闲康养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区,以韶关丹霞山风景区、河源巴伐利亚庄园等为样板,继续做好区域文旅资源核心价值的挖掘,集中展现广东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风光,形成湾区休闲旅游“后花园”的生态支撑。

  二是创新住宿产品开发。首先,通过扶持性手段和政策,鼓励当地居民积极投身凸显粤北风情的个性化民宿建设和经营。其次,引入中端连锁酒店,并提供必要的规模化和平台化运营支持。最后,科学布局限定数量的高端度假酒店,满足高端消费人群的需求。

  三是创新旅行社线路产品开发。孵化培育粤北本地旅行社市场,不断壮大旅游目的地旅行社发展实力。以“粤北旅游拼团”“粤北自由行”等灵活形式,推动私家团、小包团、定制游等创新产品开发。在产品结构设计上,适当提高大湾区周边及中短途产品的比例。

  创新旅游业态,丰富粤北旅游消费场景。近年来,伴随体验经快速发展,文旅新业态应运而生。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是旅游者在定义旅游业、不是旅游业在定义旅游者,人民群众的需求到了哪里,我们创新就应该跟到哪里”。

  一是创新发展粤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凭借粤北资源禀赋,多视角、多思路展现粤北既有的少数民族风情。借力大湾区经济、技术优势,拓宽消费者触达渠道,吸引大湾区旅游者;创新设计沉浸式体验场景,丰富景区夜间游览内容,提升商业主题化与消费场景化运营能力。同时,推出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风情系列主题演出、实景演艺、房车体验、帐篷露营、文创集市等夜游产品。

  二是创新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将粤北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突出文化场景再造和消费空间重塑,打造一批独具粤北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以达到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体验升级,最终通过创造新空间、新模式、新体验,实现粤北旅游业态升级发展。

  三是创新推动粤北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推广“链长制”管理机制。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大湾区企业到粤北开发康养、休闲等旅游产品。实施项目固链、龙头企业引链、产品业态延链、数字强链、人才兴链、金融活链、品牌塑链,打造粤北旅游产业集群,促进粤北文旅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所在地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推动数字赋能,提升粤北旅游服务水平。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终端智能化、服务场景在线化,形成粤北旅游服务体系提质增效的“生态圈”,实现碎片服务向协同服务的转变。另一方面,秉持以人为本的数字包容理念,需求引领的资源匹配理念,技术嵌入的应用拓展理念,构建粤北旅游服务数字化生态系统。同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保障、服务监督评价、服务人员培养、消费者认同参与等方面的机制建设。

  未来,广东需要探索补齐发展短板的方法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视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并将这一点作为广东经济新增长点和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致力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共同富裕目标。因此,创新发挥粤北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湾区旅游“后花园”是形成广东城乡区域优势互补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粤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道,不断在“入珠融湾”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着力在旅游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周杨系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林逢春系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与价值协同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善用粤北资源禀赋,打造湾区旅游“后花园”

2023-11-20 07:23 来源:广州日报 周杨 林逢春

  2018年,广东省划定“一核(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沿海经济带)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即粤北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5市)”。粤北文化与旅游资源特色兼具;地处粤、赣、湘、桂四省(区)的结合部,伴随高铁等基础设施修建,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壮、瑶族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山川秀美,生态环境在省内首屈一指。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

  在文旅融合深度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优势,深挖潜能,将粤北地区打造成大湾区休闲旅游“后花园”,这对于广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旅游产品开发,丰富粤北旅游接待体系。一是创新旅游吸引物开发。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导向,打造一批以绿色生态、休闲康养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区,以韶关丹霞山风景区、河源巴伐利亚庄园等为样板,继续做好区域文旅资源核心价值的挖掘,集中展现广东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风光,形成湾区休闲旅游“后花园”的生态支撑。

  二是创新住宿产品开发。首先,通过扶持性手段和政策,鼓励当地居民积极投身凸显粤北风情的个性化民宿建设和经营。其次,引入中端连锁酒店,并提供必要的规模化和平台化运营支持。最后,科学布局限定数量的高端度假酒店,满足高端消费人群的需求。

  三是创新旅行社线路产品开发。孵化培育粤北本地旅行社市场,不断壮大旅游目的地旅行社发展实力。以“粤北旅游拼团”“粤北自由行”等灵活形式,推动私家团、小包团、定制游等创新产品开发。在产品结构设计上,适当提高大湾区周边及中短途产品的比例。

  创新旅游业态,丰富粤北旅游消费场景。近年来,伴随体验经快速发展,文旅新业态应运而生。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是旅游者在定义旅游业、不是旅游业在定义旅游者,人民群众的需求到了哪里,我们创新就应该跟到哪里”。

  一是创新发展粤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凭借粤北资源禀赋,多视角、多思路展现粤北既有的少数民族风情。借力大湾区经济、技术优势,拓宽消费者触达渠道,吸引大湾区旅游者;创新设计沉浸式体验场景,丰富景区夜间游览内容,提升商业主题化与消费场景化运营能力。同时,推出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风情系列主题演出、实景演艺、房车体验、帐篷露营、文创集市等夜游产品。

  二是创新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将粤北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突出文化场景再造和消费空间重塑,打造一批独具粤北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以达到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体验升级,最终通过创造新空间、新模式、新体验,实现粤北旅游业态升级发展。

  三是创新推动粤北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推广“链长制”管理机制。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大湾区企业到粤北开发康养、休闲等旅游产品。实施项目固链、龙头企业引链、产品业态延链、数字强链、人才兴链、金融活链、品牌塑链,打造粤北旅游产业集群,促进粤北文旅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所在地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推动数字赋能,提升粤北旅游服务水平。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终端智能化、服务场景在线化,形成粤北旅游服务体系提质增效的“生态圈”,实现碎片服务向协同服务的转变。另一方面,秉持以人为本的数字包容理念,需求引领的资源匹配理念,技术嵌入的应用拓展理念,构建粤北旅游服务数字化生态系统。同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保障、服务监督评价、服务人员培养、消费者认同参与等方面的机制建设。

  未来,广东需要探索补齐发展短板的方法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视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并将这一点作为广东经济新增长点和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致力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共同富裕目标。因此,创新发挥粤北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湾区旅游“后花园”是形成广东城乡区域优势互补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粤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道,不断在“入珠融湾”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着力在旅游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周杨系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林逢春系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与价值协同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