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快手、微信、抖音、新浪微博等平台相继发布公告,宣布推进部分自媒体账号前台实名工作。其中,微信将分批次分阶段引导粉丝量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对外展示实名信息。抖音则规定,粉丝达50万且发布涉及时政等内容的自媒体账号需前台实名展示。微博也表示,将于近期引导头部自媒体账号进行前台实名展示。
互联网上每天都会产生海量信息,对这些信息的监管和规范,一直是网络治理的难点、痛点。网络实名制的目的,就相当于在网络空间里悬起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对网络空间的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不敢肆意妄为,从而加强互联网的监督机制。
现行的网络实名制始于8年前,当时相关规定的原则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暴力的兴起,舆论场的对立与撕裂,为了流量和利益带节奏、蹭热度等现象愈演愈烈。原来的网络实名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对互联网的监管与治理需求,存在需要调整巩固和提升的空间。从显示IP归属地,到如今要落地的“前台实名制”,可以理解为进一步健全网络实名制。
聚焦“前台实名制”,其意义在于让卸下“马甲”后的网络大V们,进一步明白什么叫做“影响力越大,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进一步提高他们网络发言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这样的“前台实名制”,是道德与法律对他们的一种“预先提醒”。因为有了“前台实名制”,使得他们在发言之前,可以自我审视一下有无违法违德的可能。
当然,这种“预先提醒”既要亮明网络发言的底线,也要让大家轻装上阵。只有这样,在推进“前台实名制”的过程中,才能将清朗网络空间的效用最大化,也能兼顾网络空间的多元与开放,并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关于“前台实名制”,目前大家还有一些担忧。比如,其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又是否会引来网络暴力?对于前者,从法律的角度看,“前台实名制”本着合法合理的目的。至于后者,症结在于网暴,如果对网暴行为形成有力监管和打击,这一担心也会迎刃而解。
综合看来,“前台实名制”是一个基础的制度建设,在网络空间治理中需要打“组合拳”,并通过不断打补丁的方式,让制度更完善,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的效能。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