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牙膏刺客”价格贵 内含多少智商税?

2023年10月31日 07:18   来源:羊城晚报   何勇海

  生活中,牙膏是必需品,但最近不少人发现,超市里卖的牙膏越来越贵。酵素提亮牙渍、氨基酸修护牙龈、奥拉氟防蛀护齿……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超市内主打各种奇特功效的牙膏日益增多。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功效概念助推下,牙膏价格变得令人“高攀不起”,单支价格动辄二三十元,个别甚至高达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十元以下的牙膏少之又少,难觅踪迹。(10月28日《新快报》)

  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牙膏行业也不断细分,其高端化产品除了基本的清洁功效外,还添加了酵素、小苏打、益生菌、活性肽等成分,商家声称具有美白、消炎、抗过敏、“抗幽”等功效。在新成分、新口味、新功效、新形态等粉饰下,许多牙膏的价格令人“高攀不起”,越来越贵、花样越来越多的牙膏,越来越活成“化妆品”的样子。

  牙膏走向高端化乃至奢侈化,属于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有需求就会有供应。不少年轻人更注重时尚的生活理念,喜欢功能定位更准确、价位也更高的牙膏产品,包括喜欢一些牙膏的年轻化包装,例如包装成香水、乳液或饮料的样子。

  因此,对于“牙膏刺客”,不怕其价格贵,消费者害怕的其实是纯忽悠。在不少人的传统认知中,牙膏不就是牙齿清洁剂吗?但目前许多牙膏产品已被加入诸多神奇配方,如含有“氨基酸”“再生硅”“木糖醇”“植酸钠”甚至是“日本紫苏”“法国进口冰川水”等成分,由此也被披上诸多“超能力”外衣,诸如“紧致粉嫩牙龈”“预防牙龈线后退”“防蛀补洞”“抗幽门螺杆菌”等,身价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形形色色的功能性牙膏真有那么神奇吗?有专家介绍,国家卫健委认可、有国家标准的功效牙膏,只有防龋、抗敏、抗炎这三类,均比较平价;那些声称有酵素美白、抗幽等其他功效的“天价牙膏”,是没有国家标准的,即便“天价牙膏”中确有酵素等成分且含量较高,也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短短的刷牙时间里能对机体起到美白、抗幽等作用。还有专家建议,买高价功效牙膏还不如好好刷牙,定期检查牙齿并治疗牙病。

  由此可见,挑选牙膏并非“价高者优”,不必过度追求功效,否则,可能被“牙膏刺客”收取“智商税”。针对功效牙膏市场乱象,国家药监局曾发布科普文章指出,牙膏不是药,不能治疗疾病,也不具有“促长牙”“补牙洞”等功效。

  面对牙膏越来越贵的现状,牙膏赛道吸引不少新品牌入局,尤其是,牙膏品牌的高价、高端趋势越来越明显,功效牙膏越来越多,且虚假宣传不断“花样翻新”,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首次将牙膏参照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今年3月,《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发布,9月29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牙膏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贯彻落实牙膏监管法规和简化已上市牙膏备案资料要求等有关事宜的公告》,要求牙膏的功效宣称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徒法不足以自行,期待相关部门真正努力,使牙膏行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进而将各种忽悠人的产品彻底清除出市场。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牙膏刺客”价格贵 内含多少智商税?

2023-10-31 07:18 来源:羊城晚报 何勇海

  生活中,牙膏是必需品,但最近不少人发现,超市里卖的牙膏越来越贵。酵素提亮牙渍、氨基酸修护牙龈、奥拉氟防蛀护齿……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超市内主打各种奇特功效的牙膏日益增多。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功效概念助推下,牙膏价格变得令人“高攀不起”,单支价格动辄二三十元,个别甚至高达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十元以下的牙膏少之又少,难觅踪迹。(10月28日《新快报》)

  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牙膏行业也不断细分,其高端化产品除了基本的清洁功效外,还添加了酵素、小苏打、益生菌、活性肽等成分,商家声称具有美白、消炎、抗过敏、“抗幽”等功效。在新成分、新口味、新功效、新形态等粉饰下,许多牙膏的价格令人“高攀不起”,越来越贵、花样越来越多的牙膏,越来越活成“化妆品”的样子。

  牙膏走向高端化乃至奢侈化,属于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有需求就会有供应。不少年轻人更注重时尚的生活理念,喜欢功能定位更准确、价位也更高的牙膏产品,包括喜欢一些牙膏的年轻化包装,例如包装成香水、乳液或饮料的样子。

  因此,对于“牙膏刺客”,不怕其价格贵,消费者害怕的其实是纯忽悠。在不少人的传统认知中,牙膏不就是牙齿清洁剂吗?但目前许多牙膏产品已被加入诸多神奇配方,如含有“氨基酸”“再生硅”“木糖醇”“植酸钠”甚至是“日本紫苏”“法国进口冰川水”等成分,由此也被披上诸多“超能力”外衣,诸如“紧致粉嫩牙龈”“预防牙龈线后退”“防蛀补洞”“抗幽门螺杆菌”等,身价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形形色色的功能性牙膏真有那么神奇吗?有专家介绍,国家卫健委认可、有国家标准的功效牙膏,只有防龋、抗敏、抗炎这三类,均比较平价;那些声称有酵素美白、抗幽等其他功效的“天价牙膏”,是没有国家标准的,即便“天价牙膏”中确有酵素等成分且含量较高,也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短短的刷牙时间里能对机体起到美白、抗幽等作用。还有专家建议,买高价功效牙膏还不如好好刷牙,定期检查牙齿并治疗牙病。

  由此可见,挑选牙膏并非“价高者优”,不必过度追求功效,否则,可能被“牙膏刺客”收取“智商税”。针对功效牙膏市场乱象,国家药监局曾发布科普文章指出,牙膏不是药,不能治疗疾病,也不具有“促长牙”“补牙洞”等功效。

  面对牙膏越来越贵的现状,牙膏赛道吸引不少新品牌入局,尤其是,牙膏品牌的高价、高端趋势越来越明显,功效牙膏越来越多,且虚假宣传不断“花样翻新”,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首次将牙膏参照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今年3月,《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发布,9月29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牙膏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贯彻落实牙膏监管法规和简化已上市牙膏备案资料要求等有关事宜的公告》,要求牙膏的功效宣称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徒法不足以自行,期待相关部门真正努力,使牙膏行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进而将各种忽悠人的产品彻底清除出市场。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