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中式”不是万能标签,盲目跟风只会被市场抛弃

2023年10月18日 07:04   来源:红网   任怡玲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各种“新中式”产品层出不穷。中式汉堡、中式茶饮、国风美妆等等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新中式”似乎成为一个万能标签,只要带上必能引来流量。但最近,曾兴起一时的“新中式”馒头似乎陷入了困境。许多“新中式”馒头店已经开始亏损关店,网友们也发现“新中式”馒头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吃了。是“新中式”标签不再管用了吗?“新中式”依然有吸引消费者的作用,但产品立足市场,更应契合市场需要。

  诚然,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带有中式风格的产品符合许多年轻人的消费胃口,市场的表现也充分证明“新中式”是个很好的渠道。但不是任何一个产品带有“中式”“国风”“国潮”等字眼,套上了中国样式的外皮就能叫作“新中式”,也不是所有“新中式”产品就能持续收割流量。徒有其表的“新中式”只是在砸招牌,不契合受众的真实需要迟早将被市场淘汰。

  “新中式”不是只看中式外表,更要看中式内涵。什么是“新中式”馒头?肉肠馒头卷、芝士肉松卷、葱花千丝卷……拥有漂亮的造型,丰富的种类,配上芋泥肉松等多样的馅料,“新中式”馒头似乎是在创新,创造了不一样的馒头。但深究其根本,这是否是把面包换了一个皮囊呢?塔斯汀是代表性的中式汉堡品牌,如今势头正旺。其卖点在于“手擀现烤堡胚”的面包皮以及包含多类中国菜的品种,如麻婆豆腐汉堡、梅菜扣肉汉堡等等。塔斯汀不仅在中式外表上下功夫,还在名称、装修、食物内容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更是使用了中国的烹饪方式来做属于中国的汉堡。而“新中式”馒头不能说没有创新,但也仅限于外表和馅料上,其能提供的是馒头口感的面包,对于消费者多是尝鲜的吸引。

  要用“新中式”吸引消费者,更要了解消费者的中式癖好。馒头在我国向来是便宜量大管饱的食品,其朴素形象与高性价比已经深入人心。而今馒头却摇身一变穿上“大花衣”,身价高出好几倍。要把新馒头当旧馒头吃,太贵,就把新馒头当点心吃,又不如同价位的面包。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新中式”馒头的性价比太低。而反观国风饮品,如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一杯饮品十几、二十几的定价其实也不低,但人们依旧趋之若鹜,因为这些国风品牌的定价依旧在市场价格周围。不像本来一块一个的馒头突然要7、8块一个甚至更高,不是说馒头只能低价,只是在中国人的心中,馒头应该是物美价廉的,如果味道不错还好,一旦味道无法出众,那在市场终将面临淘汰的结局。

  “新中式”是当下一个很好的商业风口,但盲目跟风却不加思考只会被市场抛弃。“新中式”馒头的失势就在于它只看见了“新中式”的机会,却没有深思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而对任何风口都一样,流量带来的短暂爆火只是障眼法,商家更应思考的,是如何持续在市场站稳脚跟。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新中式”不是万能标签,盲目跟风只会被市场抛弃

2023-10-18 07:04 来源:红网 任怡玲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各种“新中式”产品层出不穷。中式汉堡、中式茶饮、国风美妆等等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新中式”似乎成为一个万能标签,只要带上必能引来流量。但最近,曾兴起一时的“新中式”馒头似乎陷入了困境。许多“新中式”馒头店已经开始亏损关店,网友们也发现“新中式”馒头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吃了。是“新中式”标签不再管用了吗?“新中式”依然有吸引消费者的作用,但产品立足市场,更应契合市场需要。

  诚然,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带有中式风格的产品符合许多年轻人的消费胃口,市场的表现也充分证明“新中式”是个很好的渠道。但不是任何一个产品带有“中式”“国风”“国潮”等字眼,套上了中国样式的外皮就能叫作“新中式”,也不是所有“新中式”产品就能持续收割流量。徒有其表的“新中式”只是在砸招牌,不契合受众的真实需要迟早将被市场淘汰。

  “新中式”不是只看中式外表,更要看中式内涵。什么是“新中式”馒头?肉肠馒头卷、芝士肉松卷、葱花千丝卷……拥有漂亮的造型,丰富的种类,配上芋泥肉松等多样的馅料,“新中式”馒头似乎是在创新,创造了不一样的馒头。但深究其根本,这是否是把面包换了一个皮囊呢?塔斯汀是代表性的中式汉堡品牌,如今势头正旺。其卖点在于“手擀现烤堡胚”的面包皮以及包含多类中国菜的品种,如麻婆豆腐汉堡、梅菜扣肉汉堡等等。塔斯汀不仅在中式外表上下功夫,还在名称、装修、食物内容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更是使用了中国的烹饪方式来做属于中国的汉堡。而“新中式”馒头不能说没有创新,但也仅限于外表和馅料上,其能提供的是馒头口感的面包,对于消费者多是尝鲜的吸引。

  要用“新中式”吸引消费者,更要了解消费者的中式癖好。馒头在我国向来是便宜量大管饱的食品,其朴素形象与高性价比已经深入人心。而今馒头却摇身一变穿上“大花衣”,身价高出好几倍。要把新馒头当旧馒头吃,太贵,就把新馒头当点心吃,又不如同价位的面包。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新中式”馒头的性价比太低。而反观国风饮品,如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一杯饮品十几、二十几的定价其实也不低,但人们依旧趋之若鹜,因为这些国风品牌的定价依旧在市场价格周围。不像本来一块一个的馒头突然要7、8块一个甚至更高,不是说馒头只能低价,只是在中国人的心中,馒头应该是物美价廉的,如果味道不错还好,一旦味道无法出众,那在市场终将面临淘汰的结局。

  “新中式”是当下一个很好的商业风口,但盲目跟风却不加思考只会被市场抛弃。“新中式”馒头的失势就在于它只看见了“新中式”的机会,却没有深思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而对任何风口都一样,流量带来的短暂爆火只是障眼法,商家更应思考的,是如何持续在市场站稳脚跟。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