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思政课堂

2023年10月13日 09:43   来源:人民论坛网   张艳丽 任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不仅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上好思政课,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契合点,形成特色精神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教育资源,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并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舍生取义”“扶危济困”的伦理道德追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处事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精忠爱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以及“止戈为武”“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平思想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和内在精神。思政课应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课程设置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其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以新媒体技术为切入点,构建课堂生动局面。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探索“网络+课堂”“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接受教育。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拓宽思政课的育人时空,以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协同。比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新的育人环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在思政课堂上呈现出来,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同时,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应用平台做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专题,包括推送经典诵读、历史典故等传统文化内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以主题活动为承接点,拓宽实践教育平台。厚植思政课文化底蕴,需要走出思政小课堂,步入社会大课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使青年学生在把握时代脉搏中确立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但其实践经验、社会阅历都相对欠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实践育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例如,在寒暑假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博物馆的深厚历史,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组织“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参观学习。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直观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新时代的思政课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者:张艳丽,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任伟,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思政课堂

2023-10-13 09:43 来源:人民论坛网 张艳丽 任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