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家电影院实行座位分区售票引发关注,有影院把座位划分成为普通座位和黄金座位,不同区域之间的价钱相差2-20元不等。
所谓“分区售票”,顾名思义,就是在观众席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价格。早在几年前,这一模式就已出现,舆论场上多是反对之声。几年过去,不仅“分区售票”的电影院越来越多,分区的方式也越来越细致。不同影院之间价差不同,“黄金区域”占比不同,有的影厅一排座位就有好几种价格。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分区售票似无可厚非。电影院有自主定价权,分区售票属于市场行为。细分不同座位的观影效果来进行精准定价,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只要电影院在售票前进行了充分的、透明的、合理的公示,明码标价让观众自主去选择,就不存在违法行为。
但是,这并不代表具体操作就一定合情合理。比如,“黄金区”范围的划定标准是否科学、与价格是否匹配?再比如,分区售票也可能有执行漏洞,有网友表示在人少的时候买了低价票也可以随便坐,这对于其他观众也是一种不公平。
分区售票之所以引来众多吐槽,关键在于消费者觉得“不值”。从市场大环境看,当前电影市场并不是供不应求、一票难求,而是好电影太少、票价偏高。特别是在流媒体高速发展、娱乐多元化的当下,对价格敏感的观众走进影院的意愿本就在不断降低,电影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小。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院若是只整分区售票、共享按摩椅之类的“花活”,只想办法涨价而不涨服务质量,自然会引发人们的反感与吐槽。
言而总之,影院的种种“创新服务”本意不应在于直接增加收入,而应通过降低观影门槛和精细化服务吸引更多观影人群。既要考虑市场行情也需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否则将影响消费者的观影热情和信任感,不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