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景区“一元午餐”算的是“长远账”

2023年10月10日 07:56   来源:燕赵晚报   戴先任

  近日,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一元午餐”经营情况经媒体曝出后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网络视频中,“一元午餐”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招牌上写有“无人值班,自觉投币”等字样。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8天假期共售出一元午餐23527份,经过盘点收入24539 元,多出1012元。据了解,“一元午餐”已经做了7年。(10月8日《北京青年报》)

  景区连续7年国庆推出“一元午餐”,这样让利于客的做法值得点赞。在国庆节等旅游旺季,一些热门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酒店、饭店价格也会随着人气的提升而“飙升”。国庆期间市场需求旺盛,供大于求,酒店房间价格、餐饮价格随着市场需求适当波动,也属于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也有一些住宿餐饮经营者漫天涨价,或是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服务质量也不能与价格相匹配。这也导致商家欺客宰客现象并不鲜见。如前些年引发舆论热议的青岛“天价大虾”等事件。

  景区餐饮等消费高价,有很多因素影响,如成本高,像租金贵、人工成本高、运输成本高,都让餐饮价格只能跟着“水涨船高”;另外,一些商家把游客当成“冤大头”,认为游客都不会是“回头客”,只想做“一锤子买卖”,而一些景区的旅游消费环境混乱,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这些都加剧了景区商家欺客宰客的乱象。

  在“涨声一片”的旅游旺季,洛阳老君山景区“反其道而行之”,颠覆了不少人对景区餐饮、景区消费的固有认知,无异于旅游景区的一股清流,在网上走红也就不足为奇。

  一元午餐,包括玉米糁面条一份、馒头一个、煎荷包蛋一个,还有黄瓜段、小番茄、栾川卤水豆腐一块。一元钱显然不可能覆盖成本,之所以象征性地收取一元,是为了防范游客浪费。

  表面来看,这是一笔“亏本买卖”,但景区算的是“大账”“长远账”,通过“一元午餐”活动,赢得了广大游客的好评,有助于塑造良好景区形象,让景区在游客好感度、景区亲和度等方面加分。这算的不是“经济账”,而是“人心账”。服务好了游客,让更多游客蜂拥而至,才能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共赢”。

  近年来,游客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旅游业市场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市场要能摒弃同质化竞争,要重视游客旅游体验,重视游客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这都要能树立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更不能干竭泽而渔的蠢事,做“一锤子买卖”。这样方能赢得更多游客的心,有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

  让所有景区都能提供“一元午餐”或是奢望,景区也没有这样的义务与责任。但景区有责任建设良好的服务环境、消费环境,有责任重视游客体验,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为此,对于景区商家,就需要地方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如要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乱象,让价格回归市场,回归正常价格,维护好消费市场正常秩序,让“平价午餐”“平价服务”在景区不再罕见,而能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景区“一元午餐”算的是“长远账”

2023-10-10 07:56 来源:燕赵晚报 戴先任

  近日,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一元午餐”经营情况经媒体曝出后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网络视频中,“一元午餐”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招牌上写有“无人值班,自觉投币”等字样。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8天假期共售出一元午餐23527份,经过盘点收入24539 元,多出1012元。据了解,“一元午餐”已经做了7年。(10月8日《北京青年报》)

  景区连续7年国庆推出“一元午餐”,这样让利于客的做法值得点赞。在国庆节等旅游旺季,一些热门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酒店、饭店价格也会随着人气的提升而“飙升”。国庆期间市场需求旺盛,供大于求,酒店房间价格、餐饮价格随着市场需求适当波动,也属于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也有一些住宿餐饮经营者漫天涨价,或是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服务质量也不能与价格相匹配。这也导致商家欺客宰客现象并不鲜见。如前些年引发舆论热议的青岛“天价大虾”等事件。

  景区餐饮等消费高价,有很多因素影响,如成本高,像租金贵、人工成本高、运输成本高,都让餐饮价格只能跟着“水涨船高”;另外,一些商家把游客当成“冤大头”,认为游客都不会是“回头客”,只想做“一锤子买卖”,而一些景区的旅游消费环境混乱,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这些都加剧了景区商家欺客宰客的乱象。

  在“涨声一片”的旅游旺季,洛阳老君山景区“反其道而行之”,颠覆了不少人对景区餐饮、景区消费的固有认知,无异于旅游景区的一股清流,在网上走红也就不足为奇。

  一元午餐,包括玉米糁面条一份、馒头一个、煎荷包蛋一个,还有黄瓜段、小番茄、栾川卤水豆腐一块。一元钱显然不可能覆盖成本,之所以象征性地收取一元,是为了防范游客浪费。

  表面来看,这是一笔“亏本买卖”,但景区算的是“大账”“长远账”,通过“一元午餐”活动,赢得了广大游客的好评,有助于塑造良好景区形象,让景区在游客好感度、景区亲和度等方面加分。这算的不是“经济账”,而是“人心账”。服务好了游客,让更多游客蜂拥而至,才能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共赢”。

  近年来,游客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旅游业市场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市场要能摒弃同质化竞争,要重视游客旅游体验,重视游客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这都要能树立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更不能干竭泽而渔的蠢事,做“一锤子买卖”。这样方能赢得更多游客的心,有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

  让所有景区都能提供“一元午餐”或是奢望,景区也没有这样的义务与责任。但景区有责任建设良好的服务环境、消费环境,有责任重视游客体验,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为此,对于景区商家,就需要地方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如要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乱象,让价格回归市场,回归正常价格,维护好消费市场正常秩序,让“平价午餐”“平价服务”在景区不再罕见,而能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