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迷笛”事件争议背后,是就事论事态度的缺位

2023年10月07日 06:44   来源:红网   陈自强

  近日,南阳的中原迷笛音乐节无疑是最为火热的话题。但火的原因倒不是音乐节本身,而是节后有乐迷反映,现场盗窃猖獗,据封面新闻报道,在音乐节结束后,不少乐迷反映东西被盗,包括帐篷、睡袋、露营车,还有苹果手机、平板电脑、银行卡、现金等。据现场乐迷的说法,现场上到70岁的大爷大妈,下到10来岁的儿童都有,开着三轮车、电瓶车前来,每辆车都有“战利品”。

  10月5日,中原迷笛音乐会组委会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当地警方共接到报案73起,落实被盗案件65起,经过公安机关的积极侦办,现已抓获拘留了一些盗窃者,追回部分财产。

  事件在网上迅速发酵,当地村民的行为无疑与曾经流行的“捡井盖”旧梗相契合,让社交平台上掀起一阵“地域黑”之风,不少媒体均大力呼吁“不要进行地域攻击”;另一边,中原迷笛事后发布的公告也引发了局部舆情,其抛开事实不谈的态度以及算不上文明的措辞,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助长了地域黑之态势。

  网友与官方的反馈形成了一道奇观:一些网友不能就事论事,将个别村民的不法行为上升到整个南阳,甚至河南,其逻辑上的跨越,让其地域黑只能是个别人的情绪释放,禁不住一驳;另一边,迷笛音乐会官方也陷入了同样的桎梏当中——用地域黑的逻辑来反对地域黑,在公告中用“南阳很努力”这一抽象却极能占据道德高地的措辞,来抵消一些村民的违法行为,同样是犯了不能就事论事的错误。“南阳很努力”和村民的违法行为是两回事,后者不能否定前者,前者也不能掩盖后者。

  两者都犯了不能就事论事的错误,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争论依旧仍在继续的重要原因:你说我地域黑,是以偏概全,但你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安保上的疏忽与问题,而用“南阳很努力”来掩盖,不也是以偏概全吗?自然让公告没了说服力。而对于南阳官方来说,要真正地反击和消除地域黑,首先必须从这个怪圈里走出来,“就事论事”则是必须补上的一课。

  村民的不法行为并非虚构,因此必须正视也必须重视。从某种角度讲,如此群体性的不法行为,很容易让人不加思考就进行地域黑,但官方则应注意到这背后的思维错误,大规模的偷窃行为,表面上是不懂法或素质低,但正如刘瑜先生所言,没素质背后是没有规则——这背后是主办方“很努力”却依旧存在的瑕疵,如安保设置不到位、缺少相应的监控设备等。

  对于的确存在的问题,官方和主办方应积极承认、认真反思、及时改进,对于问题的承认、反思与解决,不仅能够跳出不能就事论事的怪圈,不在鸡同鸭讲中喋喋不休,还能让南阳官方在舆论上占据主动,最重要的是,让众多地域黑不攻自破:问题在于规则不完善,而不在人。

  人无完人,一场大型活动同样是如此,正如不少乐迷所表示的那样,愿意和中原迷笛一起进一步完善,公众不会因为一些瑕疵而否定南阳和迷笛的努力;但有问题却否定问题,并用“我已经很努力了”的态势来对待公众和消费者,也注定是立不住的,难以行稳致远。

  但好在从南阳官方的最新通报看,南阳官方已经走出了“怪圈”。当官方已经走出“怪圈”,地域黑们又能在自己以偏概全的紊乱逻辑中玩多久呢?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迷笛”事件争议背后,是就事论事态度的缺位

2023-10-07 06:44 来源:红网 陈自强

  近日,南阳的中原迷笛音乐节无疑是最为火热的话题。但火的原因倒不是音乐节本身,而是节后有乐迷反映,现场盗窃猖獗,据封面新闻报道,在音乐节结束后,不少乐迷反映东西被盗,包括帐篷、睡袋、露营车,还有苹果手机、平板电脑、银行卡、现金等。据现场乐迷的说法,现场上到70岁的大爷大妈,下到10来岁的儿童都有,开着三轮车、电瓶车前来,每辆车都有“战利品”。

  10月5日,中原迷笛音乐会组委会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当地警方共接到报案73起,落实被盗案件65起,经过公安机关的积极侦办,现已抓获拘留了一些盗窃者,追回部分财产。

  事件在网上迅速发酵,当地村民的行为无疑与曾经流行的“捡井盖”旧梗相契合,让社交平台上掀起一阵“地域黑”之风,不少媒体均大力呼吁“不要进行地域攻击”;另一边,中原迷笛事后发布的公告也引发了局部舆情,其抛开事实不谈的态度以及算不上文明的措辞,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助长了地域黑之态势。

  网友与官方的反馈形成了一道奇观:一些网友不能就事论事,将个别村民的不法行为上升到整个南阳,甚至河南,其逻辑上的跨越,让其地域黑只能是个别人的情绪释放,禁不住一驳;另一边,迷笛音乐会官方也陷入了同样的桎梏当中——用地域黑的逻辑来反对地域黑,在公告中用“南阳很努力”这一抽象却极能占据道德高地的措辞,来抵消一些村民的违法行为,同样是犯了不能就事论事的错误。“南阳很努力”和村民的违法行为是两回事,后者不能否定前者,前者也不能掩盖后者。

  两者都犯了不能就事论事的错误,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争论依旧仍在继续的重要原因:你说我地域黑,是以偏概全,但你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安保上的疏忽与问题,而用“南阳很努力”来掩盖,不也是以偏概全吗?自然让公告没了说服力。而对于南阳官方来说,要真正地反击和消除地域黑,首先必须从这个怪圈里走出来,“就事论事”则是必须补上的一课。

  村民的不法行为并非虚构,因此必须正视也必须重视。从某种角度讲,如此群体性的不法行为,很容易让人不加思考就进行地域黑,但官方则应注意到这背后的思维错误,大规模的偷窃行为,表面上是不懂法或素质低,但正如刘瑜先生所言,没素质背后是没有规则——这背后是主办方“很努力”却依旧存在的瑕疵,如安保设置不到位、缺少相应的监控设备等。

  对于的确存在的问题,官方和主办方应积极承认、认真反思、及时改进,对于问题的承认、反思与解决,不仅能够跳出不能就事论事的怪圈,不在鸡同鸭讲中喋喋不休,还能让南阳官方在舆论上占据主动,最重要的是,让众多地域黑不攻自破:问题在于规则不完善,而不在人。

  人无完人,一场大型活动同样是如此,正如不少乐迷所表示的那样,愿意和中原迷笛一起进一步完善,公众不会因为一些瑕疵而否定南阳和迷笛的努力;但有问题却否定问题,并用“我已经很努力了”的态势来对待公众和消费者,也注定是立不住的,难以行稳致远。

  但好在从南阳官方的最新通报看,南阳官方已经走出了“怪圈”。当官方已经走出“怪圈”,地域黑们又能在自己以偏概全的紊乱逻辑中玩多久呢?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