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大校花”卖臭豆腐,人生不应被贴上标签

2023年09月19日 07:07   来源:红网   郭朵朵

  近日,曾被称为“北大校花”的彭高唱结束13年“北漂”和台湾丈夫回到家乡长沙卖臭豆腐,备受关注。视频中,她笑脸盈盈:“我的人生信条就是不被定义,谁说北大毕业就一定要去做金融,一定要去搞科研呢?”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其浪费了北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把名额留给别人。

  回顾彭高唱的前半生,正可谓“一路高歌”。彭高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进入长沙四大名校之一的雅礼中学读书,她进入过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后来被顺利保送至北大,毕业也顺利进入跨国公司成为一名职场精英。工作两年后,她却选择跳槽去当演员,其演艺事业并没有什么水花,而且北京的生活成本又很高,房租累计花了近四十万,于是选择和男友回到家乡卖臭豆腐。

  纵观她的人生轨迹,似乎也能理解她的这一选择了。也许是对现有工作的不满和对演艺事业的向往,她选择离开令人艳羡的高薪岗位,勇闯娱乐圈。但是,要想在娱乐圈有所成就,光凭出众的外貌和才艺以及个人努力往往是不够的,“幸存者偏差”终究只能发生在少部分人身上。工资不见涨,房租却年年涨也是很多“北漂”难以言说的痛,这种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也让很多年轻人选择逃离“北上广”。

  “北大屠夫”陆步轩卖猪肉的故事也曾轰动一时,陆步轩自己一度也曾认为自己给母校丢了脸,而北大校长许智宏则站出来回应:“从事细微工作并不影响一个人有着高尚的理想,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一样。”现如今的陆步轩也早已发家,陆续向母校捐款累计金额高达亿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于上大学有什么用,其实,几千年前的《礼记》早已做出了回答。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是培养思想道德健全的人,是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培养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人,而从来不是培养世俗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培养出一个高收入的精英,但道德作风败坏的人能是教育的成功吗?当然不。

  诚然,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内容用不了几年可能就会忘掉,但是一所好的大学所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法,则是毕生的财富。读书让我们业精于勤,在逆境中学会坚持;读书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永不安于现状;读书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充盈,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并在自己或热爱、或擅长、或为了生计而被迫从事的领域发光发亮。陆步轩如是,整理出一套更便捷编码系统的博士快递员谭超也如是,相信彭高唱也会如是。

  当代社会节奏很快,大家压力也都很大,似乎掀起了“反智主义”浪潮。人们常常以实用主义的眼光审视着大学教育,反思上大学有什么用?提问学新闻专业这样的“无用之学”有什么用?

  其实,这些想法本质是“读书无用论”。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润物无声的工作,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往往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尔盖茨的思维方式就必然和我们普通人不同,彭高唱选择卖臭豆腐也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理由。或者至少,她一定是一个很有素质、很有想法的臭豆腐老板。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生活,生存需要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一切都是空话。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更离不开我们自身的努力和创造。强者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强者会克服不利条件,甚至将其转化为有利条件。我们不应将教育过度功利主义化,更不应该随意给高校毕业生贴上“该做什么”的标签。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只要能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工作都应该被支持。

  视频中,彭高唱很开心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啊,自给自足又有什么丢人的呢?培养了一个有独立人格、有进步思想、有文明有素质的人怎么会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呢?良好的高等教育应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更广阔的视野,还有更多选择工作的权利。进,可以选择待遇更好的高薪工作;退,亦可以留在家乡守在自己人间烟火气的摊子旁。

  教育从来不是限制人发展的枷锁,而是帮助人自由飞翔的翅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不应被贴上标签,而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社会的观念也应更加包容开放,北大出来的科学家和卖臭豆腐的,都一样的。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北大校花”卖臭豆腐,人生不应被贴上标签

2023-09-19 07:07 来源:红网 郭朵朵

  近日,曾被称为“北大校花”的彭高唱结束13年“北漂”和台湾丈夫回到家乡长沙卖臭豆腐,备受关注。视频中,她笑脸盈盈:“我的人生信条就是不被定义,谁说北大毕业就一定要去做金融,一定要去搞科研呢?”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其浪费了北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把名额留给别人。

  回顾彭高唱的前半生,正可谓“一路高歌”。彭高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进入长沙四大名校之一的雅礼中学读书,她进入过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后来被顺利保送至北大,毕业也顺利进入跨国公司成为一名职场精英。工作两年后,她却选择跳槽去当演员,其演艺事业并没有什么水花,而且北京的生活成本又很高,房租累计花了近四十万,于是选择和男友回到家乡卖臭豆腐。

  纵观她的人生轨迹,似乎也能理解她的这一选择了。也许是对现有工作的不满和对演艺事业的向往,她选择离开令人艳羡的高薪岗位,勇闯娱乐圈。但是,要想在娱乐圈有所成就,光凭出众的外貌和才艺以及个人努力往往是不够的,“幸存者偏差”终究只能发生在少部分人身上。工资不见涨,房租却年年涨也是很多“北漂”难以言说的痛,这种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也让很多年轻人选择逃离“北上广”。

  “北大屠夫”陆步轩卖猪肉的故事也曾轰动一时,陆步轩自己一度也曾认为自己给母校丢了脸,而北大校长许智宏则站出来回应:“从事细微工作并不影响一个人有着高尚的理想,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一样。”现如今的陆步轩也早已发家,陆续向母校捐款累计金额高达亿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于上大学有什么用,其实,几千年前的《礼记》早已做出了回答。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是培养思想道德健全的人,是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培养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人,而从来不是培养世俗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培养出一个高收入的精英,但道德作风败坏的人能是教育的成功吗?当然不。

  诚然,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内容用不了几年可能就会忘掉,但是一所好的大学所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法,则是毕生的财富。读书让我们业精于勤,在逆境中学会坚持;读书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永不安于现状;读书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充盈,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并在自己或热爱、或擅长、或为了生计而被迫从事的领域发光发亮。陆步轩如是,整理出一套更便捷编码系统的博士快递员谭超也如是,相信彭高唱也会如是。

  当代社会节奏很快,大家压力也都很大,似乎掀起了“反智主义”浪潮。人们常常以实用主义的眼光审视着大学教育,反思上大学有什么用?提问学新闻专业这样的“无用之学”有什么用?

  其实,这些想法本质是“读书无用论”。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润物无声的工作,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往往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尔盖茨的思维方式就必然和我们普通人不同,彭高唱选择卖臭豆腐也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理由。或者至少,她一定是一个很有素质、很有想法的臭豆腐老板。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生活,生存需要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一切都是空话。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更离不开我们自身的努力和创造。强者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强者会克服不利条件,甚至将其转化为有利条件。我们不应将教育过度功利主义化,更不应该随意给高校毕业生贴上“该做什么”的标签。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只要能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工作都应该被支持。

  视频中,彭高唱很开心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啊,自给自足又有什么丢人的呢?培养了一个有独立人格、有进步思想、有文明有素质的人怎么会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呢?良好的高等教育应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更广阔的视野,还有更多选择工作的权利。进,可以选择待遇更好的高薪工作;退,亦可以留在家乡守在自己人间烟火气的摊子旁。

  教育从来不是限制人发展的枷锁,而是帮助人自由飞翔的翅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不应被贴上标签,而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社会的观念也应更加包容开放,北大出来的科学家和卖臭豆腐的,都一样的。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