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点燃“超级黄金周”更多消费激情

2023年09月18日 13:50   来源:人民网   林风

  连休8天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将至,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各种长线游被提前安排起来。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长线游市场增长迅速,机票酒店价格水涨船高。截至9月6日,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5倍,最近一周下单量环比上周增长63%。机票、民宿等业态的周环比增长均超过50%,一些景区门票则翻倍上涨。市场预计,这将是一个旅游爆发的长假。

  假期的“火”,背后是消费需求的“旺”、市场供需的“活”。多个平台机构上,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出游和订单数据表明,进入下半年后,我国旅游市场及相关业态持续复苏、需求旺盛、增长迅速。面对难得的“加长版黄金周”,人们出游意愿、消费热情高涨,充分展现了我国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活力,也从一个侧面彰显出我国经济的韧劲和潜力。

  其实,对于今年旅游市场的复苏提速、增长火热,社会各界早有感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6至8月),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1万亿元。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也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种种数据,是我国旅游市场复苏提速,火热繁荣的生动注脚。

  需求旺、市场火、客流长,离不开供给的“新”。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上新”了不少引导鼓励文旅行业复苏,健康持续发展的举措。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不断丰富和创新文旅供给,推出多个新举措、新项目、新线路、新玩法。这些供给的“新”,对接了文旅业新的消费预期,也满足了市场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趋势。以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为例,与暑期的“亲子游”“研学游”等不同,长线游和旅游周边相关业态,在这个假期增长明显。这启示各地和各经营主体,要继续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不断“上新”供给,激发市场活力。

  需求旺、市场火、客流长,更考验治理的“精”。旅游市场的量上来了,质也不能落下。旅游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载体,同时更是关涉多个行业和服务主体,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面对“超级黄金周”的到来,市场机票、酒店和旅游产品等的价格,出现一定上涨,这是比较正常的市场规律。但与此同时,更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以精细化治理,维护好假期市场价格秩序,严打假冒伪劣、杜绝“天价”事件等不法乱象,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诗和远方,总是令人神往。据预测,今年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将是旅游市场爆发的长假。我们要继续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创新升级,完善治理,以旅游业的恢复繁荣,更好造福出游群众,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点燃“超级黄金周”更多消费激情

2023-09-18 13:50 来源:人民网 林风

  连休8天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将至,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各种长线游被提前安排起来。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长线游市场增长迅速,机票酒店价格水涨船高。截至9月6日,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5倍,最近一周下单量环比上周增长63%。机票、民宿等业态的周环比增长均超过50%,一些景区门票则翻倍上涨。市场预计,这将是一个旅游爆发的长假。

  假期的“火”,背后是消费需求的“旺”、市场供需的“活”。多个平台机构上,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出游和订单数据表明,进入下半年后,我国旅游市场及相关业态持续复苏、需求旺盛、增长迅速。面对难得的“加长版黄金周”,人们出游意愿、消费热情高涨,充分展现了我国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活力,也从一个侧面彰显出我国经济的韧劲和潜力。

  其实,对于今年旅游市场的复苏提速、增长火热,社会各界早有感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6至8月),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1万亿元。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也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种种数据,是我国旅游市场复苏提速,火热繁荣的生动注脚。

  需求旺、市场火、客流长,离不开供给的“新”。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上新”了不少引导鼓励文旅行业复苏,健康持续发展的举措。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不断丰富和创新文旅供给,推出多个新举措、新项目、新线路、新玩法。这些供给的“新”,对接了文旅业新的消费预期,也满足了市场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趋势。以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为例,与暑期的“亲子游”“研学游”等不同,长线游和旅游周边相关业态,在这个假期增长明显。这启示各地和各经营主体,要继续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不断“上新”供给,激发市场活力。

  需求旺、市场火、客流长,更考验治理的“精”。旅游市场的量上来了,质也不能落下。旅游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载体,同时更是关涉多个行业和服务主体,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面对“超级黄金周”的到来,市场机票、酒店和旅游产品等的价格,出现一定上涨,这是比较正常的市场规律。但与此同时,更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以精细化治理,维护好假期市场价格秩序,严打假冒伪劣、杜绝“天价”事件等不法乱象,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诗和远方,总是令人神往。据预测,今年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将是旅游市场爆发的长假。我们要继续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创新升级,完善治理,以旅游业的恢复繁荣,更好造福出游群众,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