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扩容给工业遗产保护加码

2023年09月15日 07:20   来源:广州日报   张冬梅

  13日,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有关全国学会和高校共同遴选的第三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在京发布,100个工业遗产入选。(9月14日新华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瓷器是怎样烧制的?这些疑问都可以从工业遗产中寻到答案。什么是工业遗产?简单来说,就是在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包括作坊、车间、厂房等生产储运设施,和与之相关的生活设施、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物质遗存,以及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非物质遗存。

  工业遗产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也是记忆遗产、档案遗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工信部组织对全国工业遗产开展了摸底调查,对改革开放前建成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产项目进行了梳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尚存工业遗产近千处。我国工业遗产资源丰富,时间跨度大,保存现状复杂。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重要工业遗产面临灭失风险,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

  如何留住宝贵的工业遗存?怎样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价值发掘?

  首要的便是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就此而言,形成并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意义不言而喻。继2018年、2019年发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后,近日第三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出炉。此名录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红色工业遗产”为主题,收录了北京站、上海飞机制造厂、青藏公路等100个具有重要开创性、引领性、标杆性的工业遗产,无论是从地域看还是从领域看都涉及广泛。名录再次扩容,保护不断加码,为进一步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价值发掘打下基础。

  科学利用是最好的保护。要让沉睡的工业遗产“活”起来。如今在全国各地,工业遗产正在发生蝶变:昔日的老厂房、旧车间变身城市新街景、新地标;一些工业遗址变“闲”为“宝”,发展为创意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基地;一些地方依托工业遗产建设工业博物馆,发掘多重功能,释放社会效益……不断挖潜工业遗产富矿,实现保护利用双赢,才能释放“文化力”、激活“发展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见物也要见人。从保护传承到活化利用,从价值挖掘到展示传播,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同时发布了首批中国工业遗产背后的工程师名录,遴选了在第三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所涉工程建设中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庄心丹、陆孝彭、孙家栋等86位工程师。工程师名录的发布,让工业遗产保护背后的专家们站出来、获认可,既能更好展现我国卓越工程师群体和大国工匠精神,也能进一步激活全社会开展工业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利用的积极性、创造性。

  工业遗产保护非一时之功,任重而道远。如何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不仅“活起来”还能长久地“火下去”,有待持续探索、久久为功。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名录扩容给工业遗产保护加码

2023-09-15 07:20 来源:广州日报 张冬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