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南长垣民生项目烂尾,该打的板子不能省

2023年09月14日 06:59   来源:人民网   苏秦

  “中央投资466万元建立体车库,七年仍未投入使用”“中央拨款1800多万元建配套,幼儿园不见踪影,卫生室成了空置房间”“中央拨付1700万元修路,六年仍是‘断头路’”……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河南长垣,中央拨付4000多万元资金建设的三个民生项目竟全部烂尾。

  “项目资金拿了,民生项目黄了”,这一幕让人沉重,也让人出离愤怒。民生项目黄了,不仅意味着中央资金被浪费,还意味着民生工程无法惠及于民。

  比如,所花钱修建的车库,满是灰尘和飞絮,乃至已经破损,“连电路都没有正式通上,有的角落甚至成了堆放垃圾的地方”,这让群众如何使用?再比如,该修的幼儿园不见踪影,卫生室成了空置房间,如何满足群众需求?

  令人费解的是,不仅项目烂尾了,连下发的资金也成了一笔糊涂账。有个细节是,为了建设某条道路,中央财政1700万元的资金早就拨付到位,但是路却没有完工。该道路的承建公司告诉记者,他们实际上只收到了600多万元的资金。无独有偶,长垣蒲光社区某项目,当地向上申请了1800多万元中央资金,实际只往下拨付了600万元,其余资金被用在了何处,不得而知。如此种种,都让人觉得此事绝不寻常。

  财政资金来之不易,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4000多万元资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问题出在哪里?

  有一个细节,颇堪玩味。长垣市发改委城镇发展科科长接受采访时称:“我们对它的管理,起于项目立项,止于项目竣工,这是我们监管的过程,项目竣工之后我们就交付了,他们使用过程中管理的问题,超出我的职责范围了。”但诡异的是,相关项目并没有完工,花大把钱修的路已经变成“断头路”,也不见有人管。如果该管不管,不该管却乱管,资金被糟蹋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当地已对这问题项目进行整改,现在车库、卫生室等正逐步投入使用。但是,此事不能就此划上句号,该堵的漏洞一定要堵,该反思的地方一定反思,该追究的责任一定要追究。唯有深挖问题根源,并举一反三,才能避免类似乱象重现。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河南长垣民生项目烂尾,该打的板子不能省

2023-09-14 06:59 来源:人民网 苏秦

  “中央投资466万元建立体车库,七年仍未投入使用”“中央拨款1800多万元建配套,幼儿园不见踪影,卫生室成了空置房间”“中央拨付1700万元修路,六年仍是‘断头路’”……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河南长垣,中央拨付4000多万元资金建设的三个民生项目竟全部烂尾。

  “项目资金拿了,民生项目黄了”,这一幕让人沉重,也让人出离愤怒。民生项目黄了,不仅意味着中央资金被浪费,还意味着民生工程无法惠及于民。

  比如,所花钱修建的车库,满是灰尘和飞絮,乃至已经破损,“连电路都没有正式通上,有的角落甚至成了堆放垃圾的地方”,这让群众如何使用?再比如,该修的幼儿园不见踪影,卫生室成了空置房间,如何满足群众需求?

  令人费解的是,不仅项目烂尾了,连下发的资金也成了一笔糊涂账。有个细节是,为了建设某条道路,中央财政1700万元的资金早就拨付到位,但是路却没有完工。该道路的承建公司告诉记者,他们实际上只收到了600多万元的资金。无独有偶,长垣蒲光社区某项目,当地向上申请了1800多万元中央资金,实际只往下拨付了600万元,其余资金被用在了何处,不得而知。如此种种,都让人觉得此事绝不寻常。

  财政资金来之不易,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4000多万元资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问题出在哪里?

  有一个细节,颇堪玩味。长垣市发改委城镇发展科科长接受采访时称:“我们对它的管理,起于项目立项,止于项目竣工,这是我们监管的过程,项目竣工之后我们就交付了,他们使用过程中管理的问题,超出我的职责范围了。”但诡异的是,相关项目并没有完工,花大把钱修的路已经变成“断头路”,也不见有人管。如果该管不管,不该管却乱管,资金被糟蹋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当地已对这问题项目进行整改,现在车库、卫生室等正逐步投入使用。但是,此事不能就此划上句号,该堵的漏洞一定要堵,该反思的地方一定反思,该追究的责任一定要追究。唯有深挖问题根源,并举一反三,才能避免类似乱象重现。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