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校内订餐问题频出,就餐权何时归还家长?

2023年09月11日 07:12   来源:红网   星辉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爆料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金碧实验学校把不在学校订餐的学生赶出教室,淋着雨吃饭,禁止家长送餐,并且要求不在学校订餐的学生不能进教室午休。

  视频中,七八位学生在教室外吃饭,一位同学撑了一把伞。淅淅沥沥的雨,打在伞面上,也打湿了家长的心。视频文案如此写道:“深圳市宝安区金碧实验学校把不在学校订餐的孩子赶出学校,下雨天孩子们只能在外面淋着雨吃饭,学校禁止家长送餐,不在学校订餐的不能进教室午休,说午休和学校订餐是捆绑的”。

  对此,该校一工作人员解释说:“没有不允许家长送饭,学生吃完饭在教室午休也可以,有需求可以提出申请。”可见,没有订餐,进教室午休并不是想进就进的,也可见,学校要求学生在校订餐的心有多么迫切!不得不说,为了“方便”广大家长和学生们,为了“食品安全问题”,学校可真“殚精竭虑”。只可惜,学校一心“为你好”,居然还有家长“不听话”,这样的学生是淋雨吃饭能怪学校吗?

  学校加班加点操心学生的午餐和午休,家长们本该心怀感激。可是,这种“霸道的爱”却真有些让人爱不起来。疫情以来,学校开始实施封闭管理,开始了在校就餐的要求,而现在,这样的“操心”和“包办午餐”还有必要吗?学校包办午餐真是家长所愿吗?这样的“越俎代庖”相关部门就真觉得理所应当吗?

  近年来,“在校午餐”已成了多数学校的硬性要求,打开方式也越来“新奇”。江西某地多所中小学、公立幼儿园开始采用中央厨房配餐,因送餐不及时、饭菜不合口味遭吐槽;河南正阳一小学被指“强制订购酸奶”;开学季来临,有关预制菜进入校园的话题再度登上热搜……校园餐饮问题不断,“在校就餐”的要求却始终不变,敢怒不敢言也成为全国家长的统一姿势。

  实际上,“一刀切”要求孩子们在校订餐、午休,“切”掉了家长与学生的选择权,也切掉了快乐的“放学滋味”。原本,住得近的孩子们中午也可以晒着阳光轻快地走回家,吃个放心的饭,睡个安逸的觉,但是,报到的时候,学校要求在校午餐、在校午休”,不选择的必须说明条件,由学校批准。这不明摆地让绝大多数家长失去了选择空间吗?哪怕孩子不喜欢学校餐饮,哪怕家在一墙之隔,哪怕学校只能“趴睡”,家长们也只能“自愿”服从。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不该是垄断餐饮的“生意场”。学校能提供午餐、午休方便家长是好的,但是,能否把选择权还给家长呢?不然,“盛情难却”之下,总还是有些让人心累,让人心生质疑的。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校内订餐问题频出,就餐权何时归还家长?

2023-09-11 07:12 来源:红网 星辉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爆料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金碧实验学校把不在学校订餐的学生赶出教室,淋着雨吃饭,禁止家长送餐,并且要求不在学校订餐的学生不能进教室午休。

  视频中,七八位学生在教室外吃饭,一位同学撑了一把伞。淅淅沥沥的雨,打在伞面上,也打湿了家长的心。视频文案如此写道:“深圳市宝安区金碧实验学校把不在学校订餐的孩子赶出学校,下雨天孩子们只能在外面淋着雨吃饭,学校禁止家长送餐,不在学校订餐的不能进教室午休,说午休和学校订餐是捆绑的”。

  对此,该校一工作人员解释说:“没有不允许家长送饭,学生吃完饭在教室午休也可以,有需求可以提出申请。”可见,没有订餐,进教室午休并不是想进就进的,也可见,学校要求学生在校订餐的心有多么迫切!不得不说,为了“方便”广大家长和学生们,为了“食品安全问题”,学校可真“殚精竭虑”。只可惜,学校一心“为你好”,居然还有家长“不听话”,这样的学生是淋雨吃饭能怪学校吗?

  学校加班加点操心学生的午餐和午休,家长们本该心怀感激。可是,这种“霸道的爱”却真有些让人爱不起来。疫情以来,学校开始实施封闭管理,开始了在校就餐的要求,而现在,这样的“操心”和“包办午餐”还有必要吗?学校包办午餐真是家长所愿吗?这样的“越俎代庖”相关部门就真觉得理所应当吗?

  近年来,“在校午餐”已成了多数学校的硬性要求,打开方式也越来“新奇”。江西某地多所中小学、公立幼儿园开始采用中央厨房配餐,因送餐不及时、饭菜不合口味遭吐槽;河南正阳一小学被指“强制订购酸奶”;开学季来临,有关预制菜进入校园的话题再度登上热搜……校园餐饮问题不断,“在校就餐”的要求却始终不变,敢怒不敢言也成为全国家长的统一姿势。

  实际上,“一刀切”要求孩子们在校订餐、午休,“切”掉了家长与学生的选择权,也切掉了快乐的“放学滋味”。原本,住得近的孩子们中午也可以晒着阳光轻快地走回家,吃个放心的饭,睡个安逸的觉,但是,报到的时候,学校要求在校午餐、在校午休”,不选择的必须说明条件,由学校批准。这不明摆地让绝大多数家长失去了选择空间吗?哪怕孩子不喜欢学校餐饮,哪怕家在一墙之隔,哪怕学校只能“趴睡”,家长们也只能“自愿”服从。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不该是垄断餐饮的“生意场”。学校能提供午餐、午休方便家长是好的,但是,能否把选择权还给家长呢?不然,“盛情难却”之下,总还是有些让人心累,让人心生质疑的。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