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600号月饼”出圈的启示

2023年09月06日 07:39   来源:工人日报   罗志华

  记者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今起,“600号月饼”将延续惯例面向本院职工预定售卖。尽管仅开放“内售”,今年的“精神饼”再度出圈,引发市民和网友点赞,原因就是其主打“精神心理科普文化输出”,整盒月饼都是文创。(见9月4日《文汇报》)

  “600号月饼”因其生产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地处上海宛平南路600号而得名。自2021年8月底开始,“600号月饼”在上海意外走红,此后每年中秋节前后其几乎都能成为热搜话题,今年也不例外,虽然该月饼产量有限,只能供职工限量购买,但已经出现“一饼难求”现象。

  精神卫生中心,可以理解为普通人口中的“精神病院”。对精神病院,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何这家精神病院推出的月饼反而卖得火热?

  首先,该月饼把科普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用途广泛的文创产品。比如月饼盒附有解压音频,聚焦亲子关系、中年危机、情绪管理、行为成瘾等6个问题,由医生进行分析和解读。今年还有一个很妙的五感情绪疏导设计,即融入了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五感”放松法。其次,味道好、包装简约大方、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等,也让这款月饼广受青睐。

  当前,精神与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情绪低落、焦虑等精神与心理亚健康状态更为常见。如何帮助民众认识和预防这类疾病十分重要,然而现实中一直缺乏较好的载体和方式。上述医院借传统佳节的影响力普及疾病知识、提供情绪疏导等服务,让月饼成为科普的载体、沟通的平台,并与“600号画廊”“600号联名咖啡”等文创产品一起,大幅提升了精神卫生科普的穿透性与影响力。

  时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虽极富文化内涵,但往往被浓重的商业气息笼罩。事实上,很多家庭在过节时仍保持着祛病祈福、扫尘除垢等习惯,这体现了国人在健康、平安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和朴素愿望。因而,抓住这个结合点,将医学科普加入传统佳节当中,是一种有益探索。

  “600号月饼”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科普品牌,说明传统佳节和医学科普可以相互成就,这值得更多地方关注和借鉴。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600号月饼”出圈的启示

2023-09-06 07:39 来源:工人日报 罗志华

  记者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今起,“600号月饼”将延续惯例面向本院职工预定售卖。尽管仅开放“内售”,今年的“精神饼”再度出圈,引发市民和网友点赞,原因就是其主打“精神心理科普文化输出”,整盒月饼都是文创。(见9月4日《文汇报》)

  “600号月饼”因其生产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地处上海宛平南路600号而得名。自2021年8月底开始,“600号月饼”在上海意外走红,此后每年中秋节前后其几乎都能成为热搜话题,今年也不例外,虽然该月饼产量有限,只能供职工限量购买,但已经出现“一饼难求”现象。

  精神卫生中心,可以理解为普通人口中的“精神病院”。对精神病院,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何这家精神病院推出的月饼反而卖得火热?

  首先,该月饼把科普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用途广泛的文创产品。比如月饼盒附有解压音频,聚焦亲子关系、中年危机、情绪管理、行为成瘾等6个问题,由医生进行分析和解读。今年还有一个很妙的五感情绪疏导设计,即融入了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五感”放松法。其次,味道好、包装简约大方、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等,也让这款月饼广受青睐。

  当前,精神与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情绪低落、焦虑等精神与心理亚健康状态更为常见。如何帮助民众认识和预防这类疾病十分重要,然而现实中一直缺乏较好的载体和方式。上述医院借传统佳节的影响力普及疾病知识、提供情绪疏导等服务,让月饼成为科普的载体、沟通的平台,并与“600号画廊”“600号联名咖啡”等文创产品一起,大幅提升了精神卫生科普的穿透性与影响力。

  时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虽极富文化内涵,但往往被浓重的商业气息笼罩。事实上,很多家庭在过节时仍保持着祛病祈福、扫尘除垢等习惯,这体现了国人在健康、平安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和朴素愿望。因而,抓住这个结合点,将医学科普加入传统佳节当中,是一种有益探索。

  “600号月饼”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科普品牌,说明传统佳节和医学科普可以相互成就,这值得更多地方关注和借鉴。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