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又兴起一个新鲜词“临时儿女”,用来指代当老人需要独自去医院时,花钱雇来陪同挂号、引导就医、跑腿拿检查报告的陪诊师,还有不少陪诊师在网上发布自己月入过万的经历,让这一新兴职业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和讨论。(8月29日 齐鲁壹点)
在医疗资源不均等、老年人看病不便、年轻人工作繁忙等背景下,陪诊师的出现填补了患者家属陪护的空缺。然而,这一现象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程度的加剧,独生子女的责任越来越重。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忙碌或者在异乡工作生活,无法与家人一起陪伴患者就诊,这时就需要依赖陪诊师这一职业的存在。
陪诊师井喷也揭示了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由于医疗资源在城市间、地区间的分配不均,很多患者不得不远赴他乡或者较大的城市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但是,这样的就诊经常面临着语言不通、不清楚流程、找不到诊室等许多问题。随着陪诊师的出现,这一问题便能得到有效解决。
另外,医药服务的不便利和医院流程的复杂让很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到困惑和疲惫,这也是陪诊师行业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陪诊师的出现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就诊,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例如,“陪诊师”的上岗门槛较低,服务和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有人会要求陪诊师代办很多相关事项,这超出了陪诊师的职责,也给陪诊师行业带来了乱象。
对于陪诊现象,我们应该看到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的是系统性的问题,如医药服务不便利、医疗资源不均衡等。政府和医疗系统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其次,对于陪诊师这一行业,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将其纳入新的职业分类体系中,并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这包括设立准入门槛,要求从业者持有相关证书才能上岗,并建立起规范的收费标准。只有通过更规范的措施,才能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有序、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陪诊现象是中国医疗体制中的一个缺陷所衍生的现象。尽管陪诊师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陪同和协助,但我们仍然应该加强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医疗资源不均和医药服务不便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陪诊师行业的监管和规范,确保其发展是以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为导向的。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