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用好共享思路 保障写字楼上班族安心用餐

2023年08月25日 10:57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据工人日报报道,最近,一种被戏称为“生命体征维持餐”的饮食方式火了。一些年轻的职场人开始带一根芹菜、洗两个西红柿或一盒生菜,用这样“冷、素、分量少”的食物冲抵午餐。和这些年轻人一样,健康、经济、简单,是绝大部分职场人士的用餐需求。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城市里繁忙工作产生的精力消耗和动辄小时计的通勤时间,让很多职场人士挤不出时间和精力做饭。去哪儿吃、吃什么,成了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

  如今,用人单位是否有食堂,成为不少人求职时尤为看重的方面。但解决职工吃饭问题需要计算成本效益,单位食堂并不是每家单位都愿意承担或承担得起的。于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上班族们有人去附近餐馆吃饭,但用餐高峰排长队,则容易耽误上班;有人靠外卖解决一日三餐,但多油腻、重口味、价格高;有人尝试自己带饭,但早间时间紧张,甚至有人还要送孩子上学,往往有心无力;有商家开办了“成人小饭桌”,但其分布不均、数量少、订单量小,而且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还有待有关部门出台更为细化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优化小饭桌的营商环境。

  这时候,共享就应该成为保障写字楼上班族安心用餐的思路。

  一是写字楼的各单位不妨联合建设共享餐厅。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方不妨牵头与各单位协商,先让各单位的会议室、接待室实行共享,以此腾出部分会议室改造成共享餐厅,各单位根据各自员工人数入股共同管理。

  二是共享集中配餐,降低用餐价格。今年上半年,中关村西区举行了商务楼宇集中配餐推介对接会,邀请100多家楼宇物业代表、企业代表现场试吃“下单”。今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成立白领午餐行业工会联合会,计划通过白领午餐这一特色工作关注白领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由于配餐单位能集中对一栋或几栋写字楼供餐,规模效益有利于降低成本。

  三是写字楼附近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食堂、社区食堂可考虑对写字楼员工开放。至于可能带来的供餐压力和管理问题,则要创新解决办法。事实上,一些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员工食堂向游客开放,已经有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比如,宁夏一些社区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和小区物业食堂、机关食堂等公共食堂逐渐对外开放,方便了周围居民、职工用餐。

  总之,保障写字楼上班族安心用餐,必须用好共享思路,一方面市场资源共享化,另一方面公共服务资源市场化。只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员工三者的关系,共享餐厅就能带来多赢。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用好共享思路 保障写字楼上班族安心用餐

2023-08-25 10:57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据工人日报报道,最近,一种被戏称为“生命体征维持餐”的饮食方式火了。一些年轻的职场人开始带一根芹菜、洗两个西红柿或一盒生菜,用这样“冷、素、分量少”的食物冲抵午餐。和这些年轻人一样,健康、经济、简单,是绝大部分职场人士的用餐需求。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城市里繁忙工作产生的精力消耗和动辄小时计的通勤时间,让很多职场人士挤不出时间和精力做饭。去哪儿吃、吃什么,成了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

  如今,用人单位是否有食堂,成为不少人求职时尤为看重的方面。但解决职工吃饭问题需要计算成本效益,单位食堂并不是每家单位都愿意承担或承担得起的。于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上班族们有人去附近餐馆吃饭,但用餐高峰排长队,则容易耽误上班;有人靠外卖解决一日三餐,但多油腻、重口味、价格高;有人尝试自己带饭,但早间时间紧张,甚至有人还要送孩子上学,往往有心无力;有商家开办了“成人小饭桌”,但其分布不均、数量少、订单量小,而且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还有待有关部门出台更为细化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优化小饭桌的营商环境。

  这时候,共享就应该成为保障写字楼上班族安心用餐的思路。

  一是写字楼的各单位不妨联合建设共享餐厅。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方不妨牵头与各单位协商,先让各单位的会议室、接待室实行共享,以此腾出部分会议室改造成共享餐厅,各单位根据各自员工人数入股共同管理。

  二是共享集中配餐,降低用餐价格。今年上半年,中关村西区举行了商务楼宇集中配餐推介对接会,邀请100多家楼宇物业代表、企业代表现场试吃“下单”。今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成立白领午餐行业工会联合会,计划通过白领午餐这一特色工作关注白领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由于配餐单位能集中对一栋或几栋写字楼供餐,规模效益有利于降低成本。

  三是写字楼附近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食堂、社区食堂可考虑对写字楼员工开放。至于可能带来的供餐压力和管理问题,则要创新解决办法。事实上,一些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员工食堂向游客开放,已经有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比如,宁夏一些社区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和小区物业食堂、机关食堂等公共食堂逐渐对外开放,方便了周围居民、职工用餐。

  总之,保障写字楼上班族安心用餐,必须用好共享思路,一方面市场资源共享化,另一方面公共服务资源市场化。只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员工三者的关系,共享餐厅就能带来多赢。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