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筑牢反传销社会屏障

2023年08月25日 07:35   来源:南方日报   默达

  “缴纳会员费就能有收入,拉朋友入会还能赚大钱”,传销可谓是经济活动中的“邪教”,社会和谐的“毒瘤”,衍生出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悲剧。

  长期以来,传销一直被贴上“没收手机、暴力胁迫、话术洗脑、人身控制”等标签,面目可憎。而今,许多网络传销借助时下流行的社交平台,披上了“科技投资”“金融互助”“消费返利”等外衣,让人放松警惕,不经意间成了任由犯罪分子摆布的“棋子”。这类新型传销方式危害不减且更为隐蔽,亟须增强防范意识。

  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尚且有挣脱钩饵之机;若沉迷于传销分子编织的暴富梦想,最终只会落得血本无归、友散亲离。纵观近年来流行的网络传销骗局,或是借助“免费旅游”“消费返利”等手段引人入套,或是兜售“区块链盈利”“数字资本化”等新概念哄骗参与者,实则挂羊头卖狗肉,盯上了“拉人头”与“会员费”。深陷传销组织,不仅会损失个人资产,更重要的是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甚至被植入错误的价值理念。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领导、组织传销活动?梳理传销的发展历史,从1920年第一宗“庞氏骗局”在美国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各种传销课程混在正规的直销分销模式之中,打着“骗你是因为爱你”“让朋友变成财富”的旗号,骗钱的同时也把欺骗话术借助非法渠道传播开来。尽管我国于2005年制定了《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对传销行为作出了明确界定,但轰动世界的俄罗斯“MMM”投资骗局,换个马甲仍能于2015年在国内互联网招摇撞骗。一方面体现公众防范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传销“毒株”死而不僵,有人被骗后仍希望借此保本获利。

  近期公安机关破获的“美特美”商城网络传销骗局,其始作俑者就曾先后参与“MMM”“善心汇”等传销组织,甚至发动家人共同实施作案,组织成员也大多有参与国际国内传销团队的前科。传销人员不思悔改、变本加厉不禁引人深思,究竟是人性本恶无法回头,还是沉浸于“致富梦想”,丧失了自食其力、守法营生的基本能力。这同样也在警告抱有贪念和侥幸心理者,“一入传销深似海,莫让良知变路人”。

  对待各种形式的传销活动,严查严打的态度始终不变。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专项行动、金融类网络传销犯罪集中打击行动、打击大学生就业创业陷阱相关犯罪专项行动等,持续对传销犯罪尤其是网络传销开展高压严打,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我国刑法目前仅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于反复参加传销活动的成员并未进行严格处罚。这部分群体从法理看危害性有限,从情理看已然“折财又失信”,不宜“伤口撒盐”。但诸多从“受害者”到“组织者”的案例也凸显了矫正教育的重要性。网络传销规模扩大、涉及领域增多,滋生了许多服务于传销的技术人员和帮信人员,心知肚明却铤而走险。如何斩断这一链条,变“推手”为监督防范的屏障同样值得关注。

  互联网丰富了传销的手段,同样也可以成为屏障。抓好惩戒和教育,提升全民防范意识,期待社会范围内能够形成抵制传销的共识。

(责任编辑:邓浩)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涓浗缁忔祹缃戠増鏉冨強鍏嶈矗澹版槑锛�
1銆佸嚒鏈綉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缁忔祹缃戔€� 鎴栤€滄潵婧愶細缁忔祹鏃ユ姤-涓浗缁忔祹缃戔€濈殑鎵€鏈変綔鍝侊紝鐗堟潈鍧囧睘浜�
銆€ 涓浗缁忔祹缃戯紙鏈綉鍙︽湁澹版槑鐨勯櫎澶栵級锛涙湭缁忔湰缃戞巿鏉冿紝浠讳綍鍗曚綅鍙婁釜浜轰笉寰楄浆杞姐€佹憳缂栨垨浠ュ叾瀹�
銆€ 鏂瑰紡浣跨敤涓婅堪浣滃搧锛涘凡缁忎笌鏈綉绛剧讲鐩稿叧鎺堟潈浣跨敤鍗忚鐨勫崟浣嶅強涓汉锛屽簲娉ㄦ剰璇ョ瓑浣滃搧涓槸鍚︽湁
銆€ 鐩稿簲鐨勬巿鏉冧娇鐢ㄩ檺鍒跺0鏄庯紝涓嶅緱杩濆弽璇ョ瓑闄愬埗澹版槑锛屼笖鍦ㄦ巿鏉冭寖鍥村唴浣跨敤鏃跺簲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
銆€ 缁忔祹缃戔€濇垨鈥滄潵婧愶細缁忔祹鏃ユ姤-涓浗缁忔祹缃戔€濄€傝繚鍙嶅墠杩板0鏄庤€咃紝鏈綉灏嗚拷绌跺叾鐩稿叧娉曞緥璐d换銆�
2銆佹湰缃戞墍鏈夌殑鍥剧墖浣滃搧涓紝鍗充娇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缁忔祹缃戔€濆強/鎴栨爣鏈夆€滀腑鍥界粡娴庣綉(www.ce.cn)鈥�
銆€ 姘村嵃锛屼絾骞朵笉浠h〃鏈綉瀵硅绛夊浘鐗囦綔鍝佷韩鏈夎鍙粬浜轰娇鐢ㄧ殑鏉冨埄锛涘凡缁忎笌鏈綉绛剧讲鐩稿叧鎺堟潈浣跨敤
銆€ 鍗忚鐨勫崟浣嶅強涓汉锛屼粎鏈夋潈鍦ㄦ巿鏉冭寖鍥村唴浣跨敤璇ョ瓑鍥剧墖涓槑纭敞鏄庘€滀腑鍥界粡娴庣綉璁拌€匵XX鎽勨€濇垨
銆€ 鈥滅粡娴庢棩鎶ョぞ-涓浗缁忔祹缃戣鑰匵XX鎽勨€濈殑鍥剧墖浣滃搧锛屽惁鍒欙紝涓€鍒囦笉鍒╁悗鏋滆嚜琛屾壙鎷呫€�
3銆佸嚒鏈綉娉ㄦ槑 鈥滄潵婧愶細XXX锛堥潪涓浗缁忔祹缃戯級鈥� 鐨勪綔鍝侊紝鍧囪浆杞借嚜鍏跺畠濯掍綋锛岃浆杞界洰鐨勫湪浜庝紶閫掓洿
銆€ 澶氫俊鎭紝骞朵笉浠h〃鏈綉璧炲悓鍏惰鐐瑰拰瀵瑰叾鐪熷疄鎬ц礋璐c€�
4銆佸鍥犱綔鍝佸唴瀹广€佺増鏉冨拰鍏跺畠闂闇€瑕佸悓鏈綉鑱旂郴鐨勶紝璇峰湪30鏃ュ唴杩涜銆�

鈥� 缃戠珯鎬绘満锛�010-81025111 鏈夊叧浣滃搧鐗堟潈浜嬪疁璇疯仈绯伙細010-81025135 閭锛�

精彩图片
閸忓厖绨紒蹇旂ス閺冦儲濮ょ粈锟� 閿涳拷 閸忓厖绨稉顓炴禇缂佸繑绁圭純锟� 閿涳拷 缂冩垹鐝径褌绨ㄧ拋锟� 閿涳拷 缂冩垹鐝拠姘充粧 閿涳拷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 閿涳拷 娴滄帟浠堢純鎴n潒閸氼剝濡惄顔芥箛閸斅ゅ殰瀵板鍙曠痪锟� 閿涳拷 楠炲灝鎲¢張宥呭 閿涳拷 閸欏鍎忛柧鐐复 閿涳拷 缁剧娀鏁婇柇顔绢唸
缂佸繑绁归弮銉﹀Г閹躲儰绗熼梿鍡楁礋濞夋洖绶ユい楣冩6閿涳拷閸栨ぞ鍚敮鍌炴噷鐠囧搫绶ョ敮鍫滅皑閸斺剝澧�    娑擃厼娴楃紒蹇旂ス缂冩垶纭跺瀣€愰梻顕嗙窗閸栨ぞ鍚崚姘挬瀵板绗€娴滃濮熼幍鈧�
娑擃厼娴楃紒蹇旂ス缂冿拷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娴滄帟浠堢純鎴炴煀闂傝淇婇幁顖涙箛閸斅ゎ啅閸欘垵鐦�(10120170008)   缂冩垹绮舵导鐘虫尡鐟欏棗鎯夐懞鍌滄窗鐠佺ǹ褰茬拠锟�(0107190)  娴滅悂CP婢讹拷18036557閸欙拷

娴滎剙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11010202009785閸欙拷

筑牢反传销社会屏障

2023-08-25 07:35 来源:南方日报 默达

  “缴纳会员费就能有收入,拉朋友入会还能赚大钱”,传销可谓是经济活动中的“邪教”,社会和谐的“毒瘤”,衍生出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悲剧。

  长期以来,传销一直被贴上“没收手机、暴力胁迫、话术洗脑、人身控制”等标签,面目可憎。而今,许多网络传销借助时下流行的社交平台,披上了“科技投资”“金融互助”“消费返利”等外衣,让人放松警惕,不经意间成了任由犯罪分子摆布的“棋子”。这类新型传销方式危害不减且更为隐蔽,亟须增强防范意识。

  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尚且有挣脱钩饵之机;若沉迷于传销分子编织的暴富梦想,最终只会落得血本无归、友散亲离。纵观近年来流行的网络传销骗局,或是借助“免费旅游”“消费返利”等手段引人入套,或是兜售“区块链盈利”“数字资本化”等新概念哄骗参与者,实则挂羊头卖狗肉,盯上了“拉人头”与“会员费”。深陷传销组织,不仅会损失个人资产,更重要的是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甚至被植入错误的价值理念。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领导、组织传销活动?梳理传销的发展历史,从1920年第一宗“庞氏骗局”在美国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各种传销课程混在正规的直销分销模式之中,打着“骗你是因为爱你”“让朋友变成财富”的旗号,骗钱的同时也把欺骗话术借助非法渠道传播开来。尽管我国于2005年制定了《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对传销行为作出了明确界定,但轰动世界的俄罗斯“MMM”投资骗局,换个马甲仍能于2015年在国内互联网招摇撞骗。一方面体现公众防范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传销“毒株”死而不僵,有人被骗后仍希望借此保本获利。

  近期公安机关破获的“美特美”商城网络传销骗局,其始作俑者就曾先后参与“MMM”“善心汇”等传销组织,甚至发动家人共同实施作案,组织成员也大多有参与国际国内传销团队的前科。传销人员不思悔改、变本加厉不禁引人深思,究竟是人性本恶无法回头,还是沉浸于“致富梦想”,丧失了自食其力、守法营生的基本能力。这同样也在警告抱有贪念和侥幸心理者,“一入传销深似海,莫让良知变路人”。

  对待各种形式的传销活动,严查严打的态度始终不变。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专项行动、金融类网络传销犯罪集中打击行动、打击大学生就业创业陷阱相关犯罪专项行动等,持续对传销犯罪尤其是网络传销开展高压严打,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我国刑法目前仅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于反复参加传销活动的成员并未进行严格处罚。这部分群体从法理看危害性有限,从情理看已然“折财又失信”,不宜“伤口撒盐”。但诸多从“受害者”到“组织者”的案例也凸显了矫正教育的重要性。网络传销规模扩大、涉及领域增多,滋生了许多服务于传销的技术人员和帮信人员,心知肚明却铤而走险。如何斩断这一链条,变“推手”为监督防范的屏障同样值得关注。

  互联网丰富了传销的手段,同样也可以成为屏障。抓好惩戒和教育,提升全民防范意识,期待社会范围内能够形成抵制传销的共识。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