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境外电诈“防”无止境

2023年08月24日 07:10   来源:南方日报   高维

  多个孩子被中介2万一个带到缅甸,中国科学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到缅北第一天就被拉去参观水牢……近期,有关缅甸电信诈骗的新闻屡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境外电诈的危害之深、手段之残忍,让人不寒而栗,从电影《孤注一掷》中就可窥见一斑。按照一些亲历者的描述,一旦不幸陷入“魔窟”,就意味着噩梦的开始:限制自由、酷刑压榨、层层转卖……真实的状况,比电影还要残酷,不断刺痛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境外电诈猖獗至此,如何有效防范?

  正如有业内人士说:“不要以为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在一些人看来,学历越高、知识越多,掉入圈套的概率理应更低。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中国科学院博士的遭遇,再次验证了这一点:他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

  “人都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孤注一掷》中的这句台词值得深思。一旦心怀“跨国高薪梦”,就难保不被盯上,无论学历高低,恐怕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骗子可能还会“因人施策”而已。有报道指出,有别于《孤注一掷》中的伎俩,电诈还衍生出了新模式,如将中国留学生列为新目标,从事电诈的人员也在变,“现在他们会找外语非常流利、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来从事电诈。”其隐蔽性和迷惑性,不可小觑。

  反诈工作重在跑赢套路,一次直抵人心的体验,要胜过一百次浮于表面的说教。一方面,宣传人员对于层出不穷的套路,不能止于感性认识,具体的操作手法要了然于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取材于上万起真实案例的《孤注一掷》,引发观众强烈反响,也在启示我们,反诈宣传既要形式创新,也要内容“走心”,争取让人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贵阳推出反诈“唤醒室”,湖州探索反诈“剧本杀”,这样的沉浸式反诈可圈可点。此外,还要突出“技防”,针对诈骗集团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特点,推出反制平台,“用魔法打败魔法”。

  对于跨境欺民,既要“防”无止境,也要“虽远必诛”。对于博士张某被困缅甸妙瓦底案,8月22日,中国大使馆领事侨务处表示,正推动缅、泰警方全力开展调查解救工作。这正是我国对境外电诈高度重视、严打不怠的一个侧面——就在几天前,中泰缅老四国警方联合出手,启动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行动。如此深度的一次国际合作,无疑传递了坚定决心,释放出积极信号。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境外电诈“防”无止境

2023-08-24 07:10 来源:南方日报 高维

  多个孩子被中介2万一个带到缅甸,中国科学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到缅北第一天就被拉去参观水牢……近期,有关缅甸电信诈骗的新闻屡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境外电诈的危害之深、手段之残忍,让人不寒而栗,从电影《孤注一掷》中就可窥见一斑。按照一些亲历者的描述,一旦不幸陷入“魔窟”,就意味着噩梦的开始:限制自由、酷刑压榨、层层转卖……真实的状况,比电影还要残酷,不断刺痛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境外电诈猖獗至此,如何有效防范?

  正如有业内人士说:“不要以为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在一些人看来,学历越高、知识越多,掉入圈套的概率理应更低。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中国科学院博士的遭遇,再次验证了这一点:他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

  “人都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孤注一掷》中的这句台词值得深思。一旦心怀“跨国高薪梦”,就难保不被盯上,无论学历高低,恐怕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骗子可能还会“因人施策”而已。有报道指出,有别于《孤注一掷》中的伎俩,电诈还衍生出了新模式,如将中国留学生列为新目标,从事电诈的人员也在变,“现在他们会找外语非常流利、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来从事电诈。”其隐蔽性和迷惑性,不可小觑。

  反诈工作重在跑赢套路,一次直抵人心的体验,要胜过一百次浮于表面的说教。一方面,宣传人员对于层出不穷的套路,不能止于感性认识,具体的操作手法要了然于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取材于上万起真实案例的《孤注一掷》,引发观众强烈反响,也在启示我们,反诈宣传既要形式创新,也要内容“走心”,争取让人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贵阳推出反诈“唤醒室”,湖州探索反诈“剧本杀”,这样的沉浸式反诈可圈可点。此外,还要突出“技防”,针对诈骗集团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特点,推出反制平台,“用魔法打败魔法”。

  对于跨境欺民,既要“防”无止境,也要“虽远必诛”。对于博士张某被困缅甸妙瓦底案,8月22日,中国大使馆领事侨务处表示,正推动缅、泰警方全力开展调查解救工作。这正是我国对境外电诈高度重视、严打不怠的一个侧面——就在几天前,中泰缅老四国警方联合出手,启动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行动。如此深度的一次国际合作,无疑传递了坚定决心,释放出积极信号。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