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科院博士被骗到缅甸 折射反诈的艰巨性

2023年08月23日 14:26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一网友发文称其博士朋友2022年8月16日被骗至缅甸至今已一年,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同时被严密监控。8月17日,记者联系到该博士的女友杨女士,杨女士表示男友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后从事博士后研究。

  #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这是读书读傻了,智商就那样,情商太低”。也有网友称“不是博士无能,是骗子太狡猾了”“跟电影演的一样,先被骗去新加坡,然后就完蛋了。”

  人非圣贤,都有弱点。不管是初中文化程度还是博士学历,不管是青年还是老人,只要骗子精准对其致命弱点实施诈骗,很难有人不中招。甚至我们乐于助人等优点,都会被骗子利用来实施诈骗。正在热映的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就是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而现实中的诈骗之痛又远比电影残酷。

  这位被骗至缅甸的中科院博士,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他的家庭条件一般,妈妈瘫痪,爸爸在照顾她。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

  之前,清华大学54岁黄姓教授遭电话诈骗,损失人民币1700余万元;广州医科大学女博士饶源(化名)被诈骗85万;北京985硕博连读生赵昕(化名)陷入刷单陷阱,被骗近7万......这些博士被骗,都各有各的苦衷。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诈骗,与人的智商、学历、教育无关,而与阅历、反诈宣传、反诈能力以及打击难度有关。

  8月1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在国家反诈中心调研座谈时强调: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新动向、新特点,案件类型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恶性案件发展,打击难度不断增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要迅速遏制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反弹势头。

  因此,让公众不再掉进诈骗陷阱,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要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群众在哪里,反诈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易受骗群体在哪里,反诈工作的重心就要延伸到哪里。要通过组织反诈“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着力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

  要坚持分类精准施策,坚持全链条全要素打击治理,不留盲区死角,做好反诈创新。这些年来,骗术套路在不断进化,人们“走过很多路,却依旧防不住骗子的套路”。各地警方不断创新:送“反诈蛋”、“反诈粽”,发放“防诈口罩”、上线“反诈表情包”、开“反诈杂货铺”等,这些创新从问题导向出发,把宣传做到事半功倍。同时,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也联合推出了七大反诈利器——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反诈名片、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的主要功能和下载查询方法,鼓励广大群众多下载多使用,共同构筑拦截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要强力推进专项行动,开展源头治理综合整治,全力推动执法司法合作。一方面,要进一步织密防护网络、进一步抓好源头管控、进一步深化行业治理、进一步强化组织推进种种举措,扑灭新的犯罪苗头。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合作、司法合作以及社会面多方合作,共同做到认清局势、优化模式、遏制反弹,积极掌握反诈工作主动权、打赢反诈攻坚战,全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科院博士被骗到缅甸 折射反诈的艰巨性

2023-08-23 14:26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一网友发文称其博士朋友2022年8月16日被骗至缅甸至今已一年,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同时被严密监控。8月17日,记者联系到该博士的女友杨女士,杨女士表示男友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后从事博士后研究。

  #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这是读书读傻了,智商就那样,情商太低”。也有网友称“不是博士无能,是骗子太狡猾了”“跟电影演的一样,先被骗去新加坡,然后就完蛋了。”

  人非圣贤,都有弱点。不管是初中文化程度还是博士学历,不管是青年还是老人,只要骗子精准对其致命弱点实施诈骗,很难有人不中招。甚至我们乐于助人等优点,都会被骗子利用来实施诈骗。正在热映的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就是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而现实中的诈骗之痛又远比电影残酷。

  这位被骗至缅甸的中科院博士,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他的家庭条件一般,妈妈瘫痪,爸爸在照顾她。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

  之前,清华大学54岁黄姓教授遭电话诈骗,损失人民币1700余万元;广州医科大学女博士饶源(化名)被诈骗85万;北京985硕博连读生赵昕(化名)陷入刷单陷阱,被骗近7万......这些博士被骗,都各有各的苦衷。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诈骗,与人的智商、学历、教育无关,而与阅历、反诈宣传、反诈能力以及打击难度有关。

  8月1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在国家反诈中心调研座谈时强调: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新动向、新特点,案件类型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恶性案件发展,打击难度不断增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要迅速遏制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反弹势头。

  因此,让公众不再掉进诈骗陷阱,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要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群众在哪里,反诈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易受骗群体在哪里,反诈工作的重心就要延伸到哪里。要通过组织反诈“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着力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

  要坚持分类精准施策,坚持全链条全要素打击治理,不留盲区死角,做好反诈创新。这些年来,骗术套路在不断进化,人们“走过很多路,却依旧防不住骗子的套路”。各地警方不断创新:送“反诈蛋”、“反诈粽”,发放“防诈口罩”、上线“反诈表情包”、开“反诈杂货铺”等,这些创新从问题导向出发,把宣传做到事半功倍。同时,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也联合推出了七大反诈利器——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反诈名片、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的主要功能和下载查询方法,鼓励广大群众多下载多使用,共同构筑拦截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要强力推进专项行动,开展源头治理综合整治,全力推动执法司法合作。一方面,要进一步织密防护网络、进一步抓好源头管控、进一步深化行业治理、进一步强化组织推进种种举措,扑灭新的犯罪苗头。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合作、司法合作以及社会面多方合作,共同做到认清局势、优化模式、遏制反弹,积极掌握反诈工作主动权、打赢反诈攻坚战,全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