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创举,充分彰显了中国推动各方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全国生态日,为什么是8月15日?
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形象地揭示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步入21世纪的中国,伴随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的发展之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是对当时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深层回应。
这一理念诞生后,释放出深厚的勇气和旺盛的活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
这一理念在引领中国前行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向全世界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方案得到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过实践检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指明了现实路径,更为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读懂全国生态日的生成逻辑,更要读懂其深层内涵。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但如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必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就是用微观“打开方式”,让每个人树立起牢固的生态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此,全国生态日必将激发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行动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生动局面。
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今日之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获得新的强大生命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理念,化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先贤对“天下大同”的追求一脉相承。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气候变化等危机和挑战,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更需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合力、激发动力。设立全国生态日,体现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携手发展的坚强决心,展现了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魄力和担当。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作为胸怀天下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大国,放眼世界要以观照中国为前提,设立全国生态日,就是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广阔的世界眼光、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在贴近社会现实、映照实践经验、呼应人民意愿的同时,按照立足中国、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守护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人类应携起手来,团结合作,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
(作者系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